发掘读写结合点,课课落实“语用”观

12:00:00

一、“语用”,语文教学的“命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中年段学生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从福建特级教师刘仁增老师关于语文的“语用”意义上来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本然,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命门”。

在语文界,有志于语文教育研究的前辈们,也普遍对语用的重要性著书立说。如,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高级讲师、特级教师聂在富老师在2006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专著《语言文字知识和小学语文教学》中认为,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语言文字知识的指导。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认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笔者却以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就是为了说和写。如果我们的孩子学完一篇课文或者一册课本,不能获得口语交际的能力,不能学到习作的方法,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能说是有效的。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是学生从低年段向中年段过渡的伊始年段。三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写话能力普遍低下,常常“没话说和写”“不会说和写”“说不好、写不好”。让这些孩子一下子就要习作,并且写一篇完整的习作,不外乎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如果这样做的话,既不合乎学生身心实际,又严重违背教育规律。鉴此,笔者在多年的中年段习作教学中探索出了一条“捷径”,那就是有效依托课文,仿写精彩片段和句子,即发掘读写结合点,课课落实“语用”观,努力做到“一课一得”“一课一法”。这样的习作教学方法,目的就是滴水成河,积沙成塔,做到日积月累,学以致用和“用教材教”。



二、教材,习作应唱“主角戏”

















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积累、感悟是读的任务,为表达运用服务。课程标准要求“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以写促读,是一条被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方法。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坚持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以写促读的编写特色并有所发展。如,在“语文园地”部分的“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八次训练学生表达(含说和写)能力的练习,充分表现了“从读学写,读写结合”的编写意图。一些课文后面的“小练笔”也安排了好几次随文练习的题目,其强调的是读与写(说)的结合,能起到以写(说)促读的作用。另外,“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单元,或主题相同,或对某一篇课文内容加以深化,也体现出说、写与读、听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掘读与写的结合点,组织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让习作在语文课堂中唱主角。

三、读写,“众里寻她千百度”

(一)准确确定读写的结合点

读写的结合点,要根据课文的表达特点、学生的实际、单元主题和“语文园地”来确定。

1.依据课文的表达特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一篇篇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载体,是学习、积累语言文字的例子,也是学习表达的例子: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经验,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连句成段、构段成篇等。

如,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学生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表达方法,如课文按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情景──下课玩耍这一顺序表达的结构;用“从……从……从……”“有……有……有……还有……”句式的描写方法;使用一系列动词准确描述上课的过程:“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这些都可作为读写的结合点,让学生仿照课文,按上面的记叙顺序,写一写《我们的××小学》。

课文的表达特点不同,读写结合点自然有别。

如,《金色的草地》以比喻性的语言文字为主,学生能够从课文学习一些新的表达方法,如: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大屏幕出示向日葵、猫眼睛、牵牛花等变化的图片,学习文章采用比喻性的语言,运用动作描写,来写写这些事物的变化。《爬天都峰》是一篇记事的游记散文,运用动作描述、比喻描写的方法,是学生学习表达的重点,如“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仿照“我们做……一会儿……一会儿……像……一样。”这样的写法,写写同学们在课间做活动的情景。

2.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生活经历、年龄特点等都是制约学生从课文学习表达的因素。所以,学习课文的表达不可能面面俱到,既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须根据学生学习表达的阶段性特点。三年级学生处于简单模仿的阶段,主要学习记叙生活的真实经历和课文片段的表达方法。他们刚进入中年段,作文水平的实际上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这些都制约着读写结合点的确定。

3.切合单元主题。

课文虽然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载体,但其主要方面还是阅读。因此,读写结合点的确定应与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一致。如,第二单元四篇课文所展示的都是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本组的读写结合训练就是注重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注重训练孩子如何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情来写熟悉的人的品质。

如,《小摄影师》训练点一:通过外貌、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学写用人物的对话或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训练点二:续写。认真朗读本课,理解感悟课文。小男孩一定会回来的,请你接着编写这个故事,要写出小男孩回来以后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奇怪的大石头》训练点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事。

文中的叙述顺序:玩中生疑,请教老师,英国学习,研究成功。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一件小事。

训练点二:读了李四光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想一想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发现,如,太阳早上升起、中午当空、傍晚时分不同时间它的大小变化、温度变化、颜色变化等,把这些观察到的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写一写,还要写一写自己的启发或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科书的“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单元主题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某一篇课文的读写结合点时,还应与之一致,这样就能相得益彰,发挥整体效益,促进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4.紧扣课后“综合性学习和小练笔”。

课后的“综合性学习”和“小练笔”是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学习课文最精彩之处。在设计上与课文紧密结合,大量开展口语交际与书面语表达的实践活动,实现听、读与说、写的结合,从而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的“综合性学习”安排让学生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赵州桥》课后的“综合性学习”安排让学生小组搜集“中华传统文化”资料等。

《小摄影师》课后的“小练笔”续写这个故事。《玩出了名堂》课后的“小练笔”写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等。像这样的综合性学习和小练笔,在三年级语文课后分别安排了四次。因此,教学时要扣住课后“综合性学习和小练笔”中的表达(说、写)训练,设计读写结合点。

(二)有效组织读写结合训练

在“读”中学表达,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积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在“写”中运用从“读”中汲取的词语、句式和选材、组材等方法。读写结合常用“以读带写”和“以写促读”两类方法。“以读带写”,即指导学生把从阅读中习得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以写促读”即让学生根据要求先写作文,然后在教师的指点下,带着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照着学习课文。前者是我们语文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下面只谈谈“以读带写”的几种常用方法。

1.仿写法。

什么是学习?“学”是指模仿和效仿,“习”是指操练和实践。“学而时习之”是指把学来的、效仿来的东西不断投入到生活中去,从而从一个外在的标准成为一个内在的需求。我们的语言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要模仿写和说,日积月累,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精彩之处、示范之处等,组织学生进行句子仿写、片断仿写、选材模仿、组材模仿等训练,既帮助学生学习、积累表达的形式、知识和方法,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学习《秋天的雨》,可以这样设计模仿习作。

训练点一:了解这种分总的结构特点,并会运用。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可以仿写,利用写“秋天的风”或者写“春天的雨”“夏天的太阳”“冬天的雪花”等来模仿这种分总的结构特点,进一步熟悉这种结构特点,能够运用这种结构去写别的文章。

训练点二:熟悉这种总分的构段方式。通过描写秋天的风,写一些这样的总起句式。

训练点三:体会到运用修辞的句子生动形象。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火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白白的雪花像……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具体。

2.拓展法。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展开联想、想象,进行扩写、续写、改写等训练。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练笔中了解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情况,调整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如,教学《小摄影师》,可以布置学生就课文最后一段进行扩写:先说一说对小男孩回来以后的情境的想象,课后再写下来。

学习了《花钟》以后,可以展开想象,把一种花写具体:花不仅好看,还有很多作用!你愿意做一朵鲜花吗?如果你是一朵月季花,你会怎么向别人介绍自己呢?

再如,《玩出了名堂》的想象力训练: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列文虎克还可能看到什么?请仿照这一段的写法把他可能看到的景象续写下来。

3.改写法。

改写法,一般有改变文体: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作改动,大都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形式。如,把古诗改写成记叙文,把记叙文改成说明文,把小说改成剧本等。改变语体:文言改成白话。改变结构:顺叙改成倒叙,重新组织材料。改变人称:第一、二、三人称之间互换。如,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等。改变句式:扩写句子,缩写句子等。

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以课文为依据,组织学生进行改写练习。这种改写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也能体会不同的表现方法等。

如,教学《古诗两首》中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把这首古诗编写出一个小故事,用叙述的方式变通表达。

再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后,请你试着运用生动的语言写一写我们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如,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冬天,雪花洋洋洒洒,大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

4.感悟法。

在学生研读课文的同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的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评性的阅读习惯,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

如,学习了《陶罐和铁罐》后,请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一写。学习了《一次成功的实验》后,可以让学生写写平时遇到一些危险的事情,同学、伙伴之间应该怎么有序地疏散,安全地撤离,做到保护自己又保护别人。

5.延伸法。

依托课文,拓展延伸。这样做,既是为了达成阅读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又是学生练习表达的好时机。如,学习《找骆驼》后,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和写写自己平时观察过的事物的独特之处。学习了《矛和盾的集合》后,还可以说说和写写橡皮和铅笔的集合等。教学《掌声》后,把本班像这样的同学的事情先讲述再写出来。

在运用“以读带写”方法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般在课内完成,教师可以适当、适时点拨。坚持下去,可使学生养成读写齐头并进的习惯。评价时,要激励创意表达,起到指导学生克服机械模仿的作用。宜先练后导,教师的指导宜“粗”不宜“细”。否则,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想象等,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联想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读写,语文教学的“回家之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用”特点和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一条真正的“回家之路”。欣喜地发现,依托读写结合点,学生的表达兴趣和习作水平在稳步提升。

1.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让学生乐于习作。

事实表明,学生怕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跟我们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有关。按教材安排,三年级学生一学期完成八篇习作和四篇小练笔,一学期充其量才有十二次习作的机会,这样一来,语文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教学上的。从客观上无意识地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轻“写”的局面,学生的习作兴趣自然得不到激发和培养,作文能力也自然得不到提高。“发掘读写结合点,课课落实语用观”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为了将“写”的训练目标落实好,教师必须研读课文,以独特的视角发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训练点,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的迁移。由于是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此时的学生对“作文”也能“文思似泉涌”“下笔如有神”,也能感受作文所带来的自信与快乐。久而久之,学生作文积极性调动了,作文写作能力提高了。

2.拓宽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善于组材。

教学实践显示,以往的学生一说到写作文,常常总会抓耳挠腮、搜肠刮肚,总觉“无话可写”,不知如何落笔。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读写分离,训练机会不多,加上学习时间紧张,社会经验不足,生活体验不深,可写的素材少之外,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作文思路没有打开,不懂得如何学以致用。笔者注重以课文为凭借,以某一读写结合点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以读带写”的训练,起到了“举一反三”的训练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被激活后,作文的思路自然而然就宽了。只要给一个作文题目,学生的头脑就能快速运转,再通过快速构思仔细推敲,整个作文的框架就清楚了,脉络就清晰了。

3.积淀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精于表达。

“发掘读写结合点,课课落实语用观”更重要的在于立足教材,读写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每篇课文外显的和隐性的作用,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语段让学生品读、理解、体验和感悟祖国文字之精妙。在此基础上,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等训练,积淀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的表达更加流畅、形象、生动,从而解决了学生“有话不懂得写”的缺憾。

三年级学生习作能力具体是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要求的: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引领学生将课外读物、学校生活这些有形无形的“书本”当作练习的材料,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创作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勤于思考、善于表达,有效运用“仿写法”“拓展法”“改写法”“感悟法”和“延伸法”等方法,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在读写结合的“语用”天地中充分张扬。

原文链接:人教网
作者: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新建小学 李和平

You Might Also Like

0 评论

访客统计



Like us on Facebook

本站声明

本站大半内容皆采集自网络,本站将竭尽所能确保所提供的资讯准确无误。尽管如此,本站所提供的有关资讯不作任何承担或陈情。若本站发布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以取下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