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就是假借通用。假借是指用字的方法.将它借过来:通用是指字的表义相通。 通俗字就是古人依据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假借某字来代替本来意义不相通后来习惯上可以通用的字。可以通用、假借的字通常简称为借字;本该用的,通常简称为本字。它们之间本来只有语音上的关系。没有或者很少有意义上的联系。
在台湾乡间开车,有次我无意中被一所初中学校进门的一大排黑板树所吸引。进去以后,发现这排黑板树下面有一个石牌,牌子上写:“王老师,谢谢你,我们的考卷都还留着。××年放牛班全体同学。”
我的小学是在新山隔邻的县市哥打丁宜就读。那时正值1970年代华校复兴运动时期,父亲毫不犹豫就把我们3兄妹都送进了华文小学。而且,我那临河而建的小学母校,校名就叫“培华”。
STPM和SPM考生都不願選考華文科,其實,這不是考生的錯,也不會嚴重到延伸成為動搖民族根本的問題。在整體成績指標的壓力下,考生只是做了個最實際、最有把握、最符合利益的選擇而已。
教育部副部長張盛聞想要召見考試局官員,想要瞭解為甚麼華文科這麼難考,當然也有人說華語和華文博大精深,又怎麼可能會很容易考,所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
我喜歡旅行,也常讀遊記,但觸動我心的遊記並不多。畢竟,遊記常見,"有靈魂"的遊記難求。甚麼是"有靈魂"的遊記?
中國作家苗煒有很好的詮釋:"以歷史為參照,或者以文化交流為旗號,都可以給一次旅行賦予某些意義,但更重要的是旅行本身。太多人忽略了旅行本身帶給我們的快樂和滿足,而是不斷地甚至誇張地放大所見所聞以及旅途中的景色帶給我們的優越感。"
中國作家苗煒有很好的詮釋:"以歷史為參照,或者以文化交流為旗號,都可以給一次旅行賦予某些意義,但更重要的是旅行本身。太多人忽略了旅行本身帶給我們的快樂和滿足,而是不斷地甚至誇張地放大所見所聞以及旅途中的景色帶給我們的優越感。"
我國是中港台以外,華文教育系統最完整的國家,華裔子弟從小學、中學至大專,都有機會學習華文,報讀及報考華文應是天經地義的事,然而,近年來中學生報讀報考華文的人數逐年減少,已至嚴重影響華文教師來源的地步,這種趨勢若不糾正恐不利華教永續發展。
每年平均有10萬名華小生必考小六評估考試(UPSR)華文科,但同屆考生升上中學後,在初中評估考試(PMR)報考華文科的人數,卻剩下約7萬人,而在大馬教育文憑(SPM)報考華文科者,進一步減至5萬人。這些數字清楚說明華裔生報考華文驟減現象,也是為甚麼華教組織、政黨華團以及星洲日報,近幾年來鍥而不捨地展開“搶救華文”運動的原因。
台湾的国文考试,女儿考得满肚子火;在德国才一年多,女儿认识了文字、文学的迷人之处。
女儿李其叡现在德国求学。有一阵子,她反复说了好多次:“如果当时在台湾是用这种方式学国文,我的国文一定不会那么烂!”哈,说到台湾的国文教育,貌似不少大陆同胞点赞的呢。
女儿李其叡现在德国求学。有一阵子,她反复说了好多次:“如果当时在台湾是用这种方式学国文,我的国文一定不会那么烂!”哈,说到台湾的国文教育,貌似不少大陆同胞点赞的呢。
上图所示的是今天在 mykssr.com 上,有教师所分享的最新 UPSR 格式的作文评分准则。
本站在审视了在该网站上发布的评分准则后,觉得有几个部分可以进行微调,以让其更为完善。在参考现有的作文评分准则后,本站完成了另一版本的 作文评分准则给小学华文教师作为参考。不足之处,尚望大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