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请保重自己。不要让虚无的光环压得你喘不过气,你不是救世主,也并非上帝,没有人逼迫你来拯救这世风日下的世界。人世间有太多的不平事,不要祈望你的一己之力能够净化多少污浊的空气。你,就是你,一个立三尺讲台,靠一根粉笔养家糊口的平凡子弟。不必苛求自己,尽己所能,问心无愧,足矣!你没有教唆你的学生走上歧路,你没有放纵错误在空中飘逸,你没有心存私欲损人利己,你没有得过且过误人子弟……这已经够了,在茫茫天地间,你的身躯足够伟岸;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你的品行足以超越聚光灯下那一阵阵卑琐的呼吸。何必再苛求自己,你的无私,你的辛劳,已将你的名字镌刻在历史的功劳薄上,你的灵魂恍若流星已划破了每一个孩子纯净的天际。
现在,强调学中文、弘扬传统文化了,就要压缩外文,在高考中降低外文的分量。似乎学中文和学外文互不相容。
我必须首先声明,我主张学好中文绝不是与外文相对立,也与现在以传统文化抵制所谓的“西化”无关。更不赞成那种让小孩子穿着古装读《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做法。现在讲讲我对学中文的看法,并且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学中文的经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我们晓得如果我们把积极的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当地混合起来,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与不动作之间;介于尘世徒然的匆忙与完全逃避人生责任之间;在世界上的一切哲学之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美满的理想了。还有一点更加重要,就是这两种不同的观念的混合,产生了一种和谐的人格;这种和谐的人格便是一切文化和教育的公认目的。我们在这种和谐的人格中,看见一种生的欢快和爱好,这是值得注意的。
“人”字这两笔,一撇一捺仅两笔,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