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非常强调读书要做到“虚心涵泳”,就是要求在读书的时候要反复咀嚼品味,深刻理解作者在行文中的旨趣。虽然这是八百多年前提倡的学习方法,但人们至今还在倡导运用,足见涵泳思想的精妙。针对目前字词教学存在的困惑与问题,我们不妨借用这种治学的思想,在字词教学的认识与实践上进行一番“涵泳”,明确新课标对字词教学的要求,探索字词教学的有效途径,以更好地进行字词教学。
近几年,“国学”这东西真是热得一塌糊涂。人民大学成立了国学院,清华重新册封了四大导师,据说北京市也要成立国学院,号称国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还有那铺天盖地真真假假的国学大师,某些哗众取宠的所谓“国学天才”,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们也纷纷砸钱,好像不上个国学进修班出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1]由来已久,肇始于汉代,大兴于唐代。当时外国留学生、学问僧在国学肄业或在寺院习经法者多达数千。西起安息、天竺,东至高丽、日本都有来学汉语文的。他们学习或以经商、 传教为目的, 着重口语;或以研究汉学为目的,着重书面语。
當許多人在爭論散文是否允許虛構時,我很想推薦他們好好看看曾翎龍的《回味江湖》——這是一本"有圖為證"的散文集。然而,一張張照片,從老家新居,故人新交,以至於瞞著母親求過的簽,點綴在文字中,"詩意"更勝於"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