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馬華:他們都愛這土地‧《河岸的胡姬花》
19:22:00"為甚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美裡小說家徐然的《河岸的胡姬花》,以詩人艾青的《我愛這土地》中的詩句為楔子,末章則大幅度引用這首詩,顯示動蕩年代砂拉越反殖民分子對砂拉越這片土地的熱愛,是至死不渝的。
其實,東馬作家筆下有關共產活動的創作,不宜跟西馬的"馬共書寫"相提並論。徐然本身曾身處20世紀60年代,並在那強烈反殖民的年代服務於拉讓江畔"碩果僅存"的報館。因此,他決定把那風風雨雨中的人物寫進小說,讓年輕的一代感受那批熱血青年的激情。
"我們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對於我們的土地被侵略,家園遭毀滅,我們不能置之不理。"書中主人公擲地有聲的吶喊,讓我們不得不為他們愛國的情操動容。
《河岸的胡姬花》的主角是胡芝樺,正是"胡姬花"的諧音——胡姬花是個美麗的意像,清麗高雅,恰似胡芝樺"冰清玉潔"的品格。她的心裡,永遠以"國家"和"組織"為首,以"同志"和民眾的利益為先。她熟讀共產領袖的著作,為了追隨組織,不惜拋夫棄子,走入森林。雖然丈夫最後也跟隨她入隊,但她為組織效力的精神,永遠讓他的丈夫自嘆不如——即使臨死前,她念念不忘的,無關自身,而是那筆解救苦難同志的救濟金。
談到救濟金,小說中透露出當權者為了迫使左翼分子投降,不惜空許諾言——左翼分子走出森林後,將得到援助,包括找尋工作或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可是出來後,一切都相反,處處求助都碰壁。這群選擇棄械投降,走出森林的同志,不得不互相關懷,互相照顧——這份"同舟共濟"的同志情,是我們目前的社會少有的。
本書的文筆平實,敘述方式以順序為主,時有形象生動的描述,如:"我們這次的行動有一點小成就。但是我們已經打草驚蛇,而且是驚動了大蟒蛇。"(頁124)"或許太久的等待會形成焦慮。她儘量把耳朵拉長,只傳來斷斷續續的蟲鳴聲。"(頁139)
《河岸的胡姬花》讓我們發現:砂拉越的共產黨組織和半島馬共的起源和發展,雖然都與反殖民有關,卻是兩段截然不同的歷史。當馬來西亞計劃落實,東馬左翼分子爭取自治的夢想成空,這是他們在1963年前後毅然走入森林,以武裝方式繼續鬥爭的主因。"馬共書寫"的概念,並非放諸大馬而皆准。
‧書名:《河岸的胡姬花》
‧作者:徐然
‧出版社:美裡筆會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原文链接:星洲日報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