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建:再谈作文教学的几个常识 ——从蒋军晶老师的作文课谈开去
12:00:00
去年四月中旬,在杭州“千课万人”观摩会上听了军晶的作文课《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以下简称《印象》)。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节印象深刻的作文课。
下面结合军晶的课堂,就作文教学的几个常识问题,谈几点个人思考。
对于这个常识性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譬如有的人会说写作是生命的表达,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作文课要让学生自由的表达生命个性。所以作文课只要打开孩子的思路,让孩子有东西可写就行了。作文课帮助孩子打开思路,寻找写作内容,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有米自然成炊”,何况未必人人都是巧妇。
作文课,“找米”是容易的;“成炊”是不容易的。就拿《印象》这个题目来说,如果孩子找不到印象深刻的人,我们就可以让他写自己眼前的爸爸妈妈,同学老师朋友呀。这些不都是身边现成的“米”吗?但是如何让孩子写好这些人物呢?如何写出这人物的特点呢?恰恰是需要我们教师重点要“教”的,或者说课堂作文教学的本职。
近年来,我所观摩的一些作文公开课,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找米”型的课,就是把重点放在帮助孩子寻找写作材料上;另一类是“造米”型的课,也就是课内做一个游戏,现场生成写作材料。不管是“找米”还是“造米”,立足点都是在“米”上,信奉“有米自成粥”。“米”如何成“粥”,这个作文课的本职,往往轻描淡写的过去了。
我们来看军晶的课,军晶也在帮孩子“找米”,军晶假借帮助龚敏捷同学“找米”,巧妙的完成了帮助孩子们自己“找米”的过程,而且这个“找米”似乎贯穿课的始终。更可贵的是,军晶在引导孩子们“找米”的过程中,把“如何成粥”——写的技巧和方法渗透进去,了无痕迹。他不是像我们一般的作文课“先找米、后成粥”,而是“边找米、边成粥”。军晶在介绍“爱耍小聪明”的龚敏捷同学写作文故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白了“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写出人物的特点。然后又引导学生帮助龚敏捷同学“找米”的过程,明白了可以从人物的爱好、性格、品质等方面寻找材料,最后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龚敏捷同学写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这篇作文,以及后来的点评龚敏捷的作文,把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等多角度进行“细节刻画”的写作技巧有效地提炼出来,又落实到学生的习作实践中。找米与成粥,融为一体。
“一件事、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人物特点”等等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技巧,军晶不是干瘪瘪地塞给学生,而是融合在学生的选材、构思、鉴赏、评析和习作实践中完成的,军晶这种无痕的“写作技巧”教学艺术,真可以说是妙不可言。
作文课要教“写”的方法和技巧。任何一位“巧妇”都不是天生的,都是一点一点从师父那里学来的。如果作文课不教“写”的方法和技巧,那还叫作文课吗?作文课不教“写的技巧和方法”,还有什么可教的呢?
不要说写作需要技巧,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门艺术,在起步阶段,都得老老实实从一招一式学习开始。然后慢慢的进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现在很多的老师,不敢教写作技巧。其实呢,他们也是知道作文课要教写作技巧的,也是想教技巧的,问题的根源,在于不知道该怎样教“技巧”。
作文技巧如何教
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认可的。但是对于“技巧如何教”的问题,大家各有说法。譬如,有的老师欣赏丁有宽老师的那种“边读边写”的读写结合,有的老师欣赏管建刚老师的“作后点评”式的技法教学。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作文教学思路,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是以模仿范文为主体,但是一招一式,过于机械;管建刚老师正是看到了“模仿”带来的机械,遏制了学生的个性与自由,提出了“我从不上作前指导课”的口号。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我们都从来不上作前指导课,课堂里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不会写的孩子吧,他们该怎么办?因为缺乏作前技法指导,每个孩子写出来的习作是千差万别,问题也各不相同,你作后讲评,又要耗费多大的精力?小学生是很难通过老师点评某个同学的作文来获得启发,进而修改自己的作文,绝大多数孩子只能是老师指出自己的问题,然后会主动修改。数十个孩子,个个面批,老师又哪里忙得过来?更重要的是,不上作前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在哪里?作文教学的体系又在哪里?
实际上,管建刚老师已经看到了“作前指导课”的问题,但没有试图去解决这个现实问题,而是采取了更为费时费力的近似于面批的“作后讲评”。“作后讲评”非常重要,这个也是我们作文教学非常容易忽视的一点,但是“作后讲评”与“作前指导”并不矛盾,应该是相辅相成、前后呼应。这个前后呼应的过程,就是学生习作能力有效提升的过程。没有“作前指导”,学生不得法;没有“作后讲评”,学生不悟法。
军晶的课,在“作前指导”与“作后讲评”的结合上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其实很简单,军晶就是出示了自己写的一篇范文,引导学生在鉴赏范文的过程中,明白这一次习作的训练要求。当然,军晶的范文出示得很有艺术性,并非是单纯直接的学习范文,模仿范文的开头、结尾、过渡和修辞手法等等类似的技巧,而是在出示范文前,引导学生来帮助龚敏捷如何写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这个文章,因为在这之前学生们知道龚敏捷是一个害怕作文、不会写作文、爱耍小聪明的人;之后,出示龚敏捷的文章,又引导学生来评析这篇作文,这样“一件事、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人物特征”等等这些习作训练新的要求或者说写作方法,就有了一个实在的载体,抽象空洞的技法就变成了鲜活的文字实体,学生就能通过这个“范文”载体,把学到的技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因为军晶并没有要求学生严格的按照范文的样式写,而是引导学生提炼文中的技法,所以,范文没有成为绳索缚住学生的思维,而给想写好人物特点又写不好人物特点的学生以拐杖,甚至是翅膀,就慢慢会走了,会飞了。
军晶的课,艺术的发挥了范文的引路作用,比较清晰的体现了习作课学生由“得法、用法、悟法“的一个全过程。虽然军晶的课因为时间关系,作后讲评只是分析了2个学生的口头作文,没有完全展开。但是通过这样的简要评点,作前指导的写作技巧,在学生的实践中就体现出了差异,在点评中,也是紧紧抓住作前指导的技法落实和运用,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而不是个别的讲评。
说穿了,“范文”就是“技法”的最好载体。一篇好的范文,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指导。不管是“作前指导”还是“作后讲评”,都离不开范文。离开了范文,我们的所有技法,都变得抽象而空洞。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习作课,本身就是从不会到会的模仿过程。学生一定要借助范文引路,才能上路。
用好范文,是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的关键。军晶的课,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当然,选好范文,用好范文,是需要我们教师用心琢磨的。
作文教学要回到模仿经典的道路上来,不要再沉迷于:写前让孩子“天马行空”的创新,写后再拿刀对孩子的习作“千刀万剐”的修理。模仿,绝不是简单机械的,今天军晶的作文课,不就是一个极具艺术性的模仿教学范例吗?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用大师的经典做孩子们引路的范文,是能够避免和克服我们语文教师自身文字功底不足的短板,让孩子们在作文起步阶段,沿着模仿的道路走向自由创作的天路。
迫于时间的关系,军晶的课只上了40分钟。以至于最后学生没有时间动笔写作文,只能安排学生现场口头作文了。从2个同学的现场口头作文看,军晶的教学还是效果不错的。但这里引起了我的另一个思考:
从“说”到“写”,从“动口”到“动笔”,是有一条巨大的鸿沟的。能够出口成章,逾越这条鸿沟的人,有,但是极少数的,且是饱读诗书的人。我们常见一些孩子,包括一些成年人,说起来一套一套,头头是道,但是一到拿起笔来,就只能咬笔头了。如果写作文是写话,这些人为何只能夸夸其谈,而不能提笔成文呢?
实际上,要把语言转化成文字,特别是要转换为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节课,没有看到孩子的文字,这是一大遗憾。当然,如果能给军晶2节课,相信军晶一定会让孩子动笔行文的。但是从深层次思考一下:作文是不是写话呢?
我之所以要提出这样的问题,从军晶的课看,军晶似乎是认同“作文就是写话”,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口头作文”。第二个学生说得比较精彩,但是如果让这个孩子动笔行文,还能有如此精彩吗?由“说”到“写”这个鸿沟能否顺利逾越吗?
近年来,常听到有不少专家说《课标》提出了“作文从写话入手是如何如何科学”,作文到底是该从写话入手?还是该从习文起步?
又譬如:白话文是不是都是写话呢?白话文到底是写大白话呢?还是一种相对于文言文,更贴近白话的一种更灵活、更自由的行文方式?白话文是文?还是话呢?
作文是否是写话,这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面结合军晶的课堂,就作文教学的几个常识问题,谈几点个人思考。
作文课到底该教什么呢?
对于这个常识性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譬如有的人会说写作是生命的表达,儿童是天生的诗人,作文课要让学生自由的表达生命个性。所以作文课只要打开孩子的思路,让孩子有东西可写就行了。作文课帮助孩子打开思路,寻找写作内容,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有米自然成炊”,何况未必人人都是巧妇。
作文课,“找米”是容易的;“成炊”是不容易的。就拿《印象》这个题目来说,如果孩子找不到印象深刻的人,我们就可以让他写自己眼前的爸爸妈妈,同学老师朋友呀。这些不都是身边现成的“米”吗?但是如何让孩子写好这些人物呢?如何写出这人物的特点呢?恰恰是需要我们教师重点要“教”的,或者说课堂作文教学的本职。
近年来,我所观摩的一些作文公开课,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找米”型的课,就是把重点放在帮助孩子寻找写作材料上;另一类是“造米”型的课,也就是课内做一个游戏,现场生成写作材料。不管是“找米”还是“造米”,立足点都是在“米”上,信奉“有米自成粥”。“米”如何成“粥”,这个作文课的本职,往往轻描淡写的过去了。
我们来看军晶的课,军晶也在帮孩子“找米”,军晶假借帮助龚敏捷同学“找米”,巧妙的完成了帮助孩子们自己“找米”的过程,而且这个“找米”似乎贯穿课的始终。更可贵的是,军晶在引导孩子们“找米”的过程中,把“如何成粥”——写的技巧和方法渗透进去,了无痕迹。他不是像我们一般的作文课“先找米、后成粥”,而是“边找米、边成粥”。军晶在介绍“爱耍小聪明”的龚敏捷同学写作文故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白了“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写出人物的特点。然后又引导学生帮助龚敏捷同学“找米”的过程,明白了可以从人物的爱好、性格、品质等方面寻找材料,最后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龚敏捷同学写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这篇作文,以及后来的点评龚敏捷的作文,把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等多角度进行“细节刻画”的写作技巧有效地提炼出来,又落实到学生的习作实践中。找米与成粥,融为一体。
“一件事、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人物特点”等等这些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写作技巧,军晶不是干瘪瘪地塞给学生,而是融合在学生的选材、构思、鉴赏、评析和习作实践中完成的,军晶这种无痕的“写作技巧”教学艺术,真可以说是妙不可言。
作文课要教“写”的方法和技巧。任何一位“巧妇”都不是天生的,都是一点一点从师父那里学来的。如果作文课不教“写”的方法和技巧,那还叫作文课吗?作文课不教“写的技巧和方法”,还有什么可教的呢?
不要说写作需要技巧,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门艺术,在起步阶段,都得老老实实从一招一式学习开始。然后慢慢的进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现在很多的老师,不敢教写作技巧。其实呢,他们也是知道作文课要教写作技巧的,也是想教技巧的,问题的根源,在于不知道该怎样教“技巧”。
作文技巧如何教
写作需要技巧,作文课应该教写作技巧。
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认可的。但是对于“技巧如何教”的问题,大家各有说法。譬如,有的老师欣赏丁有宽老师的那种“边读边写”的读写结合,有的老师欣赏管建刚老师的“作后点评”式的技法教学。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作文教学思路,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是以模仿范文为主体,但是一招一式,过于机械;管建刚老师正是看到了“模仿”带来的机械,遏制了学生的个性与自由,提出了“我从不上作前指导课”的口号。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我们都从来不上作前指导课,课堂里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不会写的孩子吧,他们该怎么办?因为缺乏作前技法指导,每个孩子写出来的习作是千差万别,问题也各不相同,你作后讲评,又要耗费多大的精力?小学生是很难通过老师点评某个同学的作文来获得启发,进而修改自己的作文,绝大多数孩子只能是老师指出自己的问题,然后会主动修改。数十个孩子,个个面批,老师又哪里忙得过来?更重要的是,不上作前指导,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在哪里?作文教学的体系又在哪里?
实际上,管建刚老师已经看到了“作前指导课”的问题,但没有试图去解决这个现实问题,而是采取了更为费时费力的近似于面批的“作后讲评”。“作后讲评”非常重要,这个也是我们作文教学非常容易忽视的一点,但是“作后讲评”与“作前指导”并不矛盾,应该是相辅相成、前后呼应。这个前后呼应的过程,就是学生习作能力有效提升的过程。没有“作前指导”,学生不得法;没有“作后讲评”,学生不悟法。
军晶的课,在“作前指导”与“作后讲评”的结合上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其实很简单,军晶就是出示了自己写的一篇范文,引导学生在鉴赏范文的过程中,明白这一次习作的训练要求。当然,军晶的范文出示得很有艺术性,并非是单纯直接的学习范文,模仿范文的开头、结尾、过渡和修辞手法等等类似的技巧,而是在出示范文前,引导学生来帮助龚敏捷如何写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这个文章,因为在这之前学生们知道龚敏捷是一个害怕作文、不会写作文、爱耍小聪明的人;之后,出示龚敏捷的文章,又引导学生来评析这篇作文,这样“一件事、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人物特征”等等这些习作训练新的要求或者说写作方法,就有了一个实在的载体,抽象空洞的技法就变成了鲜活的文字实体,学生就能通过这个“范文”载体,把学到的技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因为军晶并没有要求学生严格的按照范文的样式写,而是引导学生提炼文中的技法,所以,范文没有成为绳索缚住学生的思维,而给想写好人物特点又写不好人物特点的学生以拐杖,甚至是翅膀,就慢慢会走了,会飞了。
军晶的课,艺术的发挥了范文的引路作用,比较清晰的体现了习作课学生由“得法、用法、悟法“的一个全过程。虽然军晶的课因为时间关系,作后讲评只是分析了2个学生的口头作文,没有完全展开。但是通过这样的简要评点,作前指导的写作技巧,在学生的实践中就体现出了差异,在点评中,也是紧紧抓住作前指导的技法落实和运用,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而不是个别的讲评。
说穿了,“范文”就是“技法”的最好载体。一篇好的范文,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指导。不管是“作前指导”还是“作后讲评”,都离不开范文。离开了范文,我们的所有技法,都变得抽象而空洞。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习作课,本身就是从不会到会的模仿过程。学生一定要借助范文引路,才能上路。
用好范文,是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的关键。军晶的课,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当然,选好范文,用好范文,是需要我们教师用心琢磨的。
作文教学要回到模仿经典的道路上来,不要再沉迷于:写前让孩子“天马行空”的创新,写后再拿刀对孩子的习作“千刀万剐”的修理。模仿,绝不是简单机械的,今天军晶的作文课,不就是一个极具艺术性的模仿教学范例吗?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用大师的经典做孩子们引路的范文,是能够避免和克服我们语文教师自身文字功底不足的短板,让孩子们在作文起步阶段,沿着模仿的道路走向自由创作的天路。
作文是不是写话
迫于时间的关系,军晶的课只上了40分钟。以至于最后学生没有时间动笔写作文,只能安排学生现场口头作文了。从2个同学的现场口头作文看,军晶的教学还是效果不错的。但这里引起了我的另一个思考:
从“说”到“写”,从“动口”到“动笔”,是有一条巨大的鸿沟的。能够出口成章,逾越这条鸿沟的人,有,但是极少数的,且是饱读诗书的人。我们常见一些孩子,包括一些成年人,说起来一套一套,头头是道,但是一到拿起笔来,就只能咬笔头了。如果写作文是写话,这些人为何只能夸夸其谈,而不能提笔成文呢?
实际上,要把语言转化成文字,特别是要转换为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节课,没有看到孩子的文字,这是一大遗憾。当然,如果能给军晶2节课,相信军晶一定会让孩子动笔行文的。但是从深层次思考一下:作文是不是写话呢?
我之所以要提出这样的问题,从军晶的课看,军晶似乎是认同“作文就是写话”,在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口头作文”。第二个学生说得比较精彩,但是如果让这个孩子动笔行文,还能有如此精彩吗?由“说”到“写”这个鸿沟能否顺利逾越吗?
近年来,常听到有不少专家说《课标》提出了“作文从写话入手是如何如何科学”,作文到底是该从写话入手?还是该从习文起步?
又譬如:白话文是不是都是写话呢?白话文到底是写大白话呢?还是一种相对于文言文,更贴近白话的一种更灵活、更自由的行文方式?白话文是文?还是话呢?
作文是否是写话,这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原文链接:人教网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