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
11:12:00
说到读书批注,惭愧地说,我一直以来是不屑一顾的,认为书读了就读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非得写出来吗?是显示给别人这本书我读了而且是认真思考了吗?写批注多浪费时间哪,还会打断自己的阅读思路。
就在这种心态下,到宝应实小一个月的时间,我走马观花般地读完了《孩子们,你们好》和《给教师的建议》两本书。读完之后,总是感觉没有真正获得什么,真正在脑子留下什么。看到研究中心的干老师和魏老师开口说阿莫那什维利的教育箴言,闭口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原则,随处引用这两位教育家的话,心里就觉得纳闷,同样是读了的这两本书,为什么自己就说不出一句教育家们的名言呢,对这些话就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呢?读完这两本书后,我都不敢告诉别人我读过,因为我觉得自己好像没有真正读懂。
今天听了干老师的《景阳冈》一课后,我恍然大悟。他们读书读的那么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进行批注式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在教学《景阳冈》时,从来没有注意过武松的哨棒,只是觉得那就是武松作为习武之人的一个随身武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哨棒本身的确没有什么不寻常之处,但是干老师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批注,透过作者几次对哨棒的描写,就看出了武松的心细、谨慎、无畏的性格特点和他的武艺高超。尤其是当武松不相信店家的话,认为店家让他留宿是要谋财害命时,干老师的批注:“小人之心?小心之人。”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让我茅塞顿开。一篇课文,干老师批注的密密麻麻,可见读得透彻,思得深刻。正是他的批注,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向学生示范了如何高质量的进行批注。学生课前在干老师的预习下也进行了批注,相信他们看到干老师的批注后会对如何批注有很大启发的。干老师的这一课,让我真正看到了批注对文本细读的重要作用。现在回想起来,干老师说他在自己读过的每本书上都有批注,我似乎是明白了他为什么读书的效果会是那么好了。是呀,我在他的办公室里,翻看他读过的书时,随处可见他圈画批注的字迹。
听课后,我对“批注式阅读教学”进行了思考,把自己从课堂上得到的启示进行梳理。
一、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停留在浅表性的阅读,没有进行深入思考,过目既忘。而批注法就很好地克服了这一毛病,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读。
二、预习课文写批注,可以一改以前简简单单地抄写生字词的老习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为课堂学习和讨论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这些批注,既是检验展示自学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思想的过程。
三、批注式阅读应该以课文的核心目标为中心。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核心目标,学生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在文章重点、难点外兜圈圈,就会造成学生阅读目标的偏颇,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荒废,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因此,开展批注式阅读必须以一定的问题为中心,以保证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的效果。
四、批注可以是符号(“~~~” “○○○○” “——” “?” “‖”“/”等),可以是文字性的(自己的初步解读、课堂上教师讲述的要点、简单的心得体会等),符号文字结合,文字性批注效果更佳。
这些更是对自己今后读书的启示。回到宝应后,还应该将《孩子们,你们好》和《给教师的建议》认真阅读、细致批注一番,不敢再囫囵吞枣了,否则今后的专业阅读是很难真正提高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徐特立先生极力推崇的读书方法。我们要在读书过程中学会思考,并善于将思考所得及时记录下来,以求阅读时对作品作深入理解。
就在这种心态下,到宝应实小一个月的时间,我走马观花般地读完了《孩子们,你们好》和《给教师的建议》两本书。读完之后,总是感觉没有真正获得什么,真正在脑子留下什么。看到研究中心的干老师和魏老师开口说阿莫那什维利的教育箴言,闭口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原则,随处引用这两位教育家的话,心里就觉得纳闷,同样是读了的这两本书,为什么自己就说不出一句教育家们的名言呢,对这些话就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呢?读完这两本书后,我都不敢告诉别人我读过,因为我觉得自己好像没有真正读懂。
今天听了干老师的《景阳冈》一课后,我恍然大悟。他们读书读的那么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进行批注式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在教学《景阳冈》时,从来没有注意过武松的哨棒,只是觉得那就是武松作为习武之人的一个随身武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哨棒本身的确没有什么不寻常之处,但是干老师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批注,透过作者几次对哨棒的描写,就看出了武松的心细、谨慎、无畏的性格特点和他的武艺高超。尤其是当武松不相信店家的话,认为店家让他留宿是要谋财害命时,干老师的批注:“小人之心?小心之人。”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让我茅塞顿开。一篇课文,干老师批注的密密麻麻,可见读得透彻,思得深刻。正是他的批注,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向学生示范了如何高质量的进行批注。学生课前在干老师的预习下也进行了批注,相信他们看到干老师的批注后会对如何批注有很大启发的。干老师的这一课,让我真正看到了批注对文本细读的重要作用。现在回想起来,干老师说他在自己读过的每本书上都有批注,我似乎是明白了他为什么读书的效果会是那么好了。是呀,我在他的办公室里,翻看他读过的书时,随处可见他圈画批注的字迹。
听课后,我对“批注式阅读教学”进行了思考,把自己从课堂上得到的启示进行梳理。
一、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停留在浅表性的阅读,没有进行深入思考,过目既忘。而批注法就很好地克服了这一毛病,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读。
二、预习课文写批注,可以一改以前简简单单地抄写生字词的老习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更重要的是为课堂学习和讨论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这些批注,既是检验展示自学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思想的过程。
三、批注式阅读应该以课文的核心目标为中心。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核心目标,学生在“细枝末节”上打转转,在文章重点、难点外兜圈圈,就会造成学生阅读目标的偏颇,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荒废,课堂教学效率的降低。因此,开展批注式阅读必须以一定的问题为中心,以保证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阅读的效果。
四、批注可以是符号(“~~~” “○○○○” “——” “?” “‖”“/”等),可以是文字性的(自己的初步解读、课堂上教师讲述的要点、简单的心得体会等),符号文字结合,文字性批注效果更佳。
这些更是对自己今后读书的启示。回到宝应后,还应该将《孩子们,你们好》和《给教师的建议》认真阅读、细致批注一番,不敢再囫囵吞枣了,否则今后的专业阅读是很难真正提高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徐特立先生极力推崇的读书方法。我们要在读书过程中学会思考,并善于将思考所得及时记录下来,以求阅读时对作品作深入理解。
原文链接:武汉教育信息网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