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華文迫不及待

09:00:00

其實只是那麼湊巧,星洲日報早在2個月前就籌劃著“搶救華文”行動,這和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UPSR華文試題是不是太難倒完全沒有關係。


當時在辦著“花蹤”文學獎的評審和頒獎,私下和幾名評審作家交流時,他們都提及部份參賽作品錯別字甚多、遣詞用字也不夠精確,我們也討論了華文水平普遍下降的問題。

隨後也在不同的場合中碰到不少大專學府中文系的講師、中學華文教師,在談起現代中學生和大專生的華文水平時,大半都搖頭。

關注華文水平低落

華文造詣出色的當然也有,但為數極少,一般而言都欠佳。大家都認為應該關注華文水平低落的問題,也都互相提出應該做些呼吁的工作。

於是回到辦公室後思索了很久,星洲日報數年前推動過“我講華語,我考華文”運動,近5年也不間斷透過“希望閱讀”計劃鼓勵偏鄉小孩大量閱讀,用知識改變貧窮,甚至更在副刊每天開闢《悅讀書房》版摘錄好書書摘企圖“為讀者找書,為書找讀者”,這一切動作皆因報社也是文化的堡壘之一,維護母語是責無旁貸的。

如今再度推動“搶救華文”,是希望提醒社會也來關心教育界人士所關注的大馬新一代華文水平低落的問題。當然,我們先聲明,所謂“搶救”二字,只是活動的名稱,希望帶出這課題的迫切性。單憑報社,是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使命,報社能做的是呼吁大家關注,推動更多人士參與和鼓勵學生不要放棄。

毫不諱言地說,即便是報社本身,也面對著年輕編採人員華文水平參差不齊的內憂,這會直接影響報紙的素質,甚至整個社會的華文水平。所以,不管對內對外,“搶救華文”都是迫不及待的事。

這行動暫時兵分三路推動。

第一個方向是在星洲日報出版的學生刊物,大力鼓勵學生不要放棄選修華文和報考華文。這並非考試主義,而是要確保華文保留在國家的教育體制中。如今報考人數一年一年減少,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一路升學一路放棄的人數很多。根據統計,中三報考華文的學生在中五時,每年有1萬8千人放棄報考。他們棄考的原因很多,包括師資不足、家長擔心考不到特優影響完美成績及沙文主義校長刁難等,這些都得靠大人的關注和解決。

第二個方向是在副刊提供更多適合的閱讀材料,讓讀者群感受到華文之美、華文之實用價值、華文裡蘊藏的人生智慧。擅長多一種語言,等於多了一隻手,在生活中無往不利。畢竟,單以商業價值來衡量華文是短視的,商業價值是用來維持生計,文化是昇華生命的精髓。

第三個方向是向華文教師提供支援,特別是政府中學的華文教師。他們是國中華文教育裡最重要,但也無助、吃力以及常被遺忘的教師。他們的工作涵蓋課堂教課、負責華文學會活動,甚至週六母語班等,他們的工作量和壓力比其他科目教師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社會經常忽略他們。教師,也是需要鼓勵和打氣的!

需教育組織等齊出力

要提昇國內華文水平,要做的絕不只是這麼少。這只是目前星洲日報同事在日常編採工作之餘能盡力的。其他還有更多方面需要教育組織、社團機構和社會專業人士一起出力。

任何事都會引來不同的看法。這項行動剛展開,冷言冷語就跟著出現,但對我們而言,提昇語文水平的工作是不可能一勞永逸,或在短期看到成效。就如我們所形容:肚子每過一段時間就會餓,絕不可能吃了一頓營養餐就一輩子不再餓,可我們也不能說反正會餓,那麼這餐就不吃——你可能會因為中斷進食而餓死。

“搶救華文”行動之於馬來西亞華文水平的教育也是一樣,充其量只是一盤小點心,如果你指望這個小努力能夠一勞永逸解決華文的問題,那可能是太天真了。

該做的實在太多,能力卻微小,但螳臂當車也得去擋一擋。

我們唯有咬緊牙關,不問收穫,盡力去做就對了!

原文链接:星洲日報
作者:曾毓林‧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

You Might Also Like

0 评论

访客统计



Like us on Facebook

本站声明

本站大半内容皆采集自网络,本站将竭尽所能确保所提供的资讯准确无误。尽管如此,本站所提供的有关资讯不作任何承担或陈情。若本站发布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以取下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