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波澜,让你的记叙文告别平庸
13:00:00
一位高一学生咨询:我并不讨厌作文,但老师总说我写的记叙文平铺直叙,如同白开水,淡而无味,没有吸引力。那如何才能让记叙文变得曲折生动呢?
在记叙文中制造波澜的方法还有很多,上面列举四种,意在抛砖引玉。作文是笔下功夫,需要你在平时勤练笔,多总结,假以时日,相信你的记叙文一定能告别平庸,走向生动。
作者: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三语文组 张金波
原文链接:育星教育网
“溪水因山成曲折,山泉随地作低平。”曲折是文章的魅力所在,曲折的构思让文章跌宕生姿,曲折的情节让读者手不释卷。要写好一篇叙事记人的文章,首先要善于从平凡的人物身上发现不平凡之处,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细波微澜。但有时候,生活的某一方面本身确实平淡无奇,时间又不允许你深入观察思考,此时该如何从平淡处显出波澜呢?
方法一: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与我们平时说的“卖关子”“藏包袱”类似,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或者中间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引起读者某种强烈的期待或热切的关注,使读者欲罢不能,沉浸到作者创造的情节中去。通俗地说,它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谜面,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揭开谜底。《变色龙》通过“这到底是谁家的狗——好像是将军家的狗——这是将军哥哥的狗”的反复变化,不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变色龙”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奴才性格,而且让读者在忍俊不禁中领略了悬念的无穷魅力和不尽韵味。方法二:铺陈误会
铺陈误会,即利用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扣。误会往往表现为人物不了解事实真相,将事实上的因果关系,错误地判断为另一种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为了强化误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以吸引和震动读者,文章常对误会作必要的渲染和强调,其结局,一般是情节陡转,误会解除,有时也可能是误会加剧。如《红楼梦》中写到,贾宝玉从父亲那里回来了,此事是吉是凶,黛玉放心不下,便来看望宝玉。这时刚巧宝钗已在宝玉的院里了。黛玉叩门,院里的晴雯以为来的是丫鬟,又因与碧痕拌了嘴,心里正有火气,加上宝钗来访心中更是不快,于是听到有人敲门便不加理会。黛玉再敲门,晴雯索性拒绝:“凭你是谁,二爷吩咐了,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黛玉被拒之门外,自然对宝玉产生了误会。接着,她又在墙角边看到宝玉送宝钗出门,越发气恼,越发悲戚。这样,直接牵引出下文黛玉以残花自况、荷锄葬花和桃花坡上宝黛二人见面和解的情节,并引发了读者对宝黛的爱情纠葛和黛玉的命运归宿的揣测。三、安排巧合法
巧合法是利用生活的偶然事件来安排故事情节的方法。俗话说“无巧不成书”, 如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侯,牵出林冲上街买刀准备复仇的情节。再写草料场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从而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性格上的质的飞跃。整篇课文,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发展。在安排巧合时一定要把条件写足,不能违背生活常理,让读者感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四、抑扬交错法
抑扬交错,就是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将生活素材交错组织在一起,通过前后材料的反差,突出表现对象的本质属性,鲜明地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的一种构思方法。“抑”,就是抑制,对人、事、物进行贬抑;扬,就是扬起,对人、事、物进行褒扬。抑扬法有两种:一是欲扬先抑,二是欲抑先扬。抑扬互动,前后形成鲜明的反差,出乎读者预料,既可以更加彻底地展现人物的本质,又能制造波澜,引人入胜。例如《林黛玉进贾府》 写贾宝玉,先由王夫人介绍,称他是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次写黛玉母亲曾说过他“顽劣异常,极恶读书”;再写林黛玉猜想他是位“惫懒人物,懵懂顽童”;最后引出两首《西江月》词正话反说,赞扬了他的叛逆精神。 对贾宝玉前三次写是抑,最后一次是扬,以贬抑来突出褒扬。在记叙文中制造波澜的方法还有很多,上面列举四种,意在抛砖引玉。作文是笔下功夫,需要你在平时勤练笔,多总结,假以时日,相信你的记叙文一定能告别平庸,走向生动。
作者: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三语文组 张金波
原文链接:育星教育网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