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紫书:马华文学有种甩不掉的自怜
13:00:00
黎紫书是今年香港书展上最惊喜的发现。透过她,人们看到了一直隐没于华语文学边缘那个庞大的马华写作群体。
除了大陆、港台和旅居海外的华语写作者,马来西亚华人写作群体(以下简称马华文学)正如它所处的边缘位置一样,始终很难进入大陆读者的视野,黎紫书的到来可能会是个转折。
作为当代马来西亚华语写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不久前,黎紫书的首部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简体版由新经典引进内地,这部小说先后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和开卷文学奖等重要华语文学奖,最近刚刚入围奖金高达30万港元的2012“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
这次香港书展,黎紫书在多个场合出现,谈身份困惑总多过谈小说创作。7月21日上午,她做客“名作家讲座”,演讲主题是“乡音已改”。
“马华并没有自己的华文,不是学台湾,就是学大陆。”经过五年旅居北京、英国的生活,去年年底回到马来西亚的黎紫书“乡音已改”,“只要说普通话,就被误认为是大陆客;如果说英语,又会被以为是外国游客。不管说中文还是说英文,我都会被当作外国人。”
语言背后埋藏着“身份认同”。大概再没有比马华作家更纠结的华人写作群体了:他们的先人从中国漂洋过海,现在却把离开马来西亚叫做“去国”,哪怕是移居大陆或台湾;他们是夹缝中生存的一批人,既得不到马来西亚主流文学圈的认可,又始终在大华语文学圈中处于边缘位置;他们拼了命地坚守中文,又早已不自觉放弃了先辈作家坚守的“故国情结”——侨乡亦是故乡、彼岸犹若此岸,马华文学一声声写出的,都是“乡关何处”的慨叹。
书展期间,和黎紫书约好专访时间,从个人经历、小说创作到马华文学,畅快地聊了两个小时。她说自己从小是个自闭症孩子,只剩两个人面对面采访时,才会稍稍放松紧张,“书展这种场合,我其实很不能忍受,因为要努力扮演作家黎紫书”。
近年来,马来西亚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总会出现黎紫书现象。“黎紫书”这三个字频频被颁奖人念出,她的短篇小说多次获得花踪文学奖马华小说奖首奖,也是两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首奖得主,俨然成为李永平、张贵兴、商晚筠、黄锦树后又一小说能手。
不久前,她的长篇处女作《告别的年代》入围奖金高达30万港元的2012“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除黎紫书以外,其余5位作家都来自中国大陆(其中严歌苓现为美籍),而港台文学全部出局。该奖将于7月底在香港宣布本届得主。
从记者到作家,从马来走向国际,黎紫书的名气越来越大,可是她的行事却越来越低调,让人看到丰满的稻穗越成熟越低垂。黎紫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童年经历、记者生涯及旅居海外,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养分。
黎紫书绝对是近年来马来西亚文坛中最漂亮的凤凰木之一。原名林宝玲,1971年生于马来西亚怡保,她曾在大马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报章《星洲日报》担任记者整整12年。在创作道路上,她获贵人扶持,台湾著名出版人詹宏志对她的作品赞叹不已,称之“梦幻作家”,将之引进台湾。
和许多移居于台港的马华作家李永平、张贵兴、钟怡雯、陈大为等不同,黎紫书是长驻大马的异数,也是她这一代中取得最高文学成就的一位。她赢得的诸多赞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出于小说里独特的成长体验: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生存。
蕉风椰雨、密林虫豕,几乎是老一辈马华作家的注册商标。与前辈相比,黎紫书“感时忧族”的包袱要小得多,她的创作中,多了一份对海外趋势的自觉。
最近5年,黎紫书分别在中国北京及英国旅居,对她的创作带来巨大冲击。她说,在北京的两年,她面对的是一个剧变中的超大型社会,那里每天都发生着许多她难以想象的事情,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和心态,都与过去她在大马所见所闻不同。“我觉得自己的心灵每天都备受冲击,无时无刻不在强烈的感受与充满自觉性的思考中”。
黎紫书的家乡怡保,是一个以粤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城市。初到北京时,她广东口音还很重,经常被人误认为广东妹。跟着电视,黎紫书很快学会了普通话。现在回到大马,习惯说“公交车”而不是“巴士”、说“短信”而不是“短讯”,这样的措辞,反而让她在马来华人中成为异类。
“英国跟北京是个极端对比。”黎紫书住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接触到的是一个“非常礼貌而又十分冷淡的环境”。“小镇上的人每个礼拜会去同一个酒吧聊天,有一天某个人突然不来了,大家语气冷淡地说:‘他进了医院,癌症’,居然没有人去探望他!”黎紫书说,那时,静是一种可怕。
“英国并不是一个适合体验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把事情藏起来,但它适合沉淀,适合思考,适合写作。”她耽搁了很久的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就是在英国完成的。
在《告别的年代》之前,黎紫书创作了大量微型小说,而这部长篇处女作花了她五六年时间完成。
这是一个“书中书”的故事,又像是个俄罗斯套娃,三层结构层层递进。第一层故事以1960至1990年代一位名叫杜丽安的女性故事为主,第二层则是以阅读着杜丽安故事的读者为视角的故事,第三层便是文学评论者,对作者作品的评论。这是马来西亚华人群体过去三四十年族群变迁的历史,也是一位写作者对写作本身的探索。
这一年多来黎紫书比较专注于短篇小说创作,那是她放下好多年的东西。去年台湾联经为她出版了新短篇集《野菩萨》,简体版预计明年在大陆出版。而今年下半年,她也会有一部全新的散文集《暂停键》出版。
海外行旅彻底改变了黎紫书,无论是人生观还是创作观。“今天的我若还有所谓写作上的优势,我想就在于我能有这些漂泊的机会和经历。”她对记者说,“我会想象自己在对马华以外的读者表述,甚至觉得自己在努力对整个世界解说”。
《野菩萨》收入了四个新短篇,涉及老年人、异族恋,还有一个实验性的作品。除了异族恋这一篇,几乎看不到明显的马华色彩,她早期作品中浓浓的雨林气息已经完全找不到。蜕变之后的黎紫书,已然更世界。
未来,黎紫书还会继续行旅。她表示,从小就有自闭症倾向,现在自闭仍在她意识深处,行旅是她自我治疗的方式。因为那时她会是林宝玲,而不用身心分裂地扮演黎紫书。
对话 黎紫书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
《文化广场》:马华文学一直隐没在华语文学的边缘处,对内地读者几乎是个“陌生人”,能说说它的现状吗?
黎紫书:人们说起马华文学,常常会问我:“你们是不是写得很孤独?”我们的写作人不多,文学读者少得可怜,读者群中可能有一半(或许更多)其实就是写作人。我们的发表园地稀少,稿酬低廉,作品的地位还不能被国家认可,这些年只能靠华文媒体和马华乡团等组织举办大大小小的文学奖,以及留台与非留台写作人在海外文学竞技场上传来的捷报,断断续续地给马华文学爱好者打上兴奋剂。
但是那些兴奋剂能制造的热闹和蓬勃毕竟只是一种假象,我不得不承认,尽管华语文坛有好些文人长者对马华这棵小树多有关照,但马华文学始终得不到中文世界真正的重视。对内不受认可,直至今日马华文学仍然不被认作“国家文学”,对外也难以受到中文文学世界,尤其是大陆文学这块“中原地带”的认真看待。马华作家在一个东南亚小国,以非主流语文(却是写作人的母语)从事文学创作而能写到今天这水平,其中的艰难是不足为人道的。我们自己谈马华文学,总有一种甩不掉的自怜与落寞,马华文学多少年来走到今天,其实还陷在同一泥淖里,从未走出原来的困局。
《文化广场》:在香港书展这个大华语平台,只有当中国内地、港台、海外华文作家、马华作家的作品并排呈现,才会令人对“母语”这个命题深切反思。马华作家不同于其他中文写作者的地方在哪里?
黎紫书:马华的写作人对中文有一种难以向他人说清的依恋和执著,那里头或多或少地有着某种民族和文化使命的情结。这种情结有它的历史背景,那是从马华社会独特的经历里产生的,里面涉及政治和种族,有压抑、有反抗和捍卫。
马来西亚是以马来民族为主的国家,马来人越来越多,华人越来越少。这就是马华跟其他华人社会最不同的一点,我们有这个危机感。对自身的身份、地位、文化,有一种中文焦虑,我们害怕失去,害怕如果不强烈一点地去捍卫它,它就会被这个多元民族社会同化掉、侵蚀掉。这么多年来,会热爱中文的人多少也抱着一种自觉,甚至有些父母坚持把孩子送去华校念书,虽然出路没有那么好,“可是我们华人就要懂中文”,这种传统的意识相对比其他华人社会更强烈。在大陆,一点没有中文焦虑,可中文对我们很重要,因为有那种想法,所以可能爱得更用力一些,那是华人在马来西亚最后的堡垒。
《文化广场》:或许正因上面所说的困境,马华作家中出现了一大批旅台作家。提到你时,人们会将你和旅台的马华作家有所区分,称您为真正本土的马华作家。如何理解你的“坚守本土”?
黎紫书:很多当年的留台生,尤其是在台湾已经得到一定认同的,都不想回马来西亚。当然台湾是一个更适合中文写作的地方,但我不是因为要坚守本土,所以才留在本土。我是个土生土长的马华人,大半生的生活经历全在那半岛上,书写马华是自然不过的事了。如果说我有意经营马来西亚特色,相信是因为比起留台的马华作者,我的小说更多是在写市井和“人”的部分,那也是我对家国的记忆所扎根之处。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想到这是一种坚守,更没有使命和情操这种事。
当时选择当记者,因为这是适合我的自我教育的方式。走进人群里,接触的层面比别人多,思考跟激荡也比别人多,这是我当一个写作者最占优势的地方。有一天会离开马来西亚,到北京或去英国,也只是因为我待得够久了,这么多年马来西亚根本上再没有变化。整个过程中没有所谓的“出走”或“坚守”。比如微型小说集《简写》,大部分题材是从大陆来的,那时我在北京。有人说这本书没有马华色彩,语言也不马华,但我写的是大陆题材,很多故事只能发生在大陆,如果硬要把马华色彩跟马华语言搬过来,那是不尊重素材。我只能选择我当时能写的,完全没有一种“我是马华作家”的意识。
《文化广场》:同样是中文写作,跟同代港台大陆作家比较,你们的不同在哪里呢?
黎紫书:台湾中生代作家的作品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语言的深邃华丽;香港作家节奏明朗,富有都市感与开阔的世界观,常有叫人吃惊的创意;大陆作家功底厚实,无论写的是乡土抑或城市,因为有山水和历史文化养人,往往气魄很大,在地方语言上的灵活使用是其特色。
马华就比较尴尬,本身生活语言是比较粗糙的,没有一个华人在现实里面认认真真、纯粹地说华语,总会掺杂很多别的语言,比如“用你的mouse(鼠标),直接delete(删除)掉”。我们没有太多自己的中文词汇,很多新词汇诞生时,面对的无非是选择从台湾搬过来,还是从大陆搬过来。我在大陆生活了两年,现在会不由自主习惯用大陆的措辞讲话,我们并没有自己的语言,后来变成只是一种选择,并不真的是我们自己创造了马华的中文。但就是这种混杂的选择,变成混杂也是一种效果,像炒出来的一盘马华的什锦菜。
《文化广场》:马华作家的身份认同是个复杂话题。作为移民的华裔后代,马华作家进入大陆读者视野,有人说是“外国作家”,有人说是“中国作家”,称呼本身已经透露出有趣的信息。
黎紫书:把我称为外国人或是中国人,好像都很怪,华人作家会不会更合适?也曾有个主编,对我的评语是“感性秀美的中国女子”,“中国女子”让我很多马华朋友不解。中国大陆普遍上没有“华人”的概念,会觉得所有华人都是中国人,那位主编其实也知道我的国籍不是中国。
之前的马华写作人一直有很重的“祖国情结”,曾经为此还有过激烈讨论。黄锦树和马来西亚的本土作家吵起来,他提出要“断奶”,断大陆这个母体的奶,应该有一种马华自己的中文文学。当时讨论得很激烈,后来甚至演变成人身攻击。可到了年轻一辈,他们的感情已经跟祖辈不同,对“祖国”已经没有那种感情,甚至没有纠结;因为开放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多的想象。
封闭是双向的。以前对马华作家来说,根本不可能想象有一天大陆的读者会知道你。能够在台湾拿文学奖,已经很了不起,会被称为“已经游到公海”。你看,台湾就已经是我们的文学“公海”,这海也太狭窄了。其实还有更远的风景。这几年大陆比以前开放更大,比我想象更快一些,而且读者的接受能力很强。前两年在北京生活,改变了很多我的既往看法。后来我甚至会为此跟家乡人辩论,或者跟外国朋友争论:“你们看到的不是中国!”
《文化广场》:马华作家的困境逼迫他们走出去,而内地作家正因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很少会左奔右突寻找出路。对你来说,世界性的文学表达,会不会首先是现实生存的问题?
黎紫书:是的,走出马华,首先是个现实问题。文学慢慢在沉寂,整个华语文学都在式微,这是一个趋势。如果说马华作家曾经把台湾当成最后落脚的天堂,这个天堂已经不再是天堂。原来看来很重要的文学奖,现在影响力渐弱,出版也不特别蓬勃。现在这个时代,是应该往外面走,世界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大,也没有那么难。
不是把马华的东西尽量马华色彩化,推出去给世界就行,这不是卖一个产品。跟世界读者对话,你就必须要交出有世界观的作品。我觉得大陆的作家比较缺这个,因为他们本身不需要这个对话。但如果马华作家有这个意识,其实可以走得更远。
中国有很多很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我只要去想象把他们的作品变成外文,落到外国评审眼中,就会很担心。我以前是时常参赛的人,揣测评审对我是种习惯。我想,有相当大的难度,外国评审会认同中国作家写的东西。中国传统作家处理的中国题材,尤其是历史题材,其实带给外国人的震撼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它需要传达一种很世界性的东西。
《文化广场》:很多人在《告别的年代》里看到了很多马华社会的大历史。书名的意义是什么?
黎紫书:马华祖辈毕竟多是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和广东两地)迁来的侨民,算起来并非太久远的事。杜丽安这人物,很可能是侨民第三代,那时候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比较封闭,还保留着相当深厚的南方人文传统和民情风俗,再加上我老家怡保多年来深受香港娱乐事业(主要是港剧和流行曲)的影响,精神和情感上可说与香港比较亲近。我深信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与马华人相似的经历与发展,所以当我把那样的怡保风土以及里面的人物写出来,我一点也不担心中文世界的读者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阅读障碍。
杜丽安其实是我母亲的年代,“告别的年代”对我个人来说有多重意思。除了向一个旧的、我母亲的年代告别以外,也有“向故事告别”的意思。对写小说的人来说,我们生活的年代,已经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年代。可能对大陆作者来说不是这样,但港台作家和马华作家,其实都面对这个难题。另外,小说里用了大量我前半生所熟悉的素材、各种道具。我有意识地对自己说,写完这个长篇,就要尽可能放弃这些旧的素材。所以《告别的年代》也是对我自己告别。
除了大陆、港台和旅居海外的华语写作者,马来西亚华人写作群体(以下简称马华文学)正如它所处的边缘位置一样,始终很难进入大陆读者的视野,黎紫书的到来可能会是个转折。
作为当代马来西亚华语写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不久前,黎紫书的首部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简体版由新经典引进内地,这部小说先后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和开卷文学奖等重要华语文学奖,最近刚刚入围奖金高达30万港元的2012“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
这次香港书展,黎紫书在多个场合出现,谈身份困惑总多过谈小说创作。7月21日上午,她做客“名作家讲座”,演讲主题是“乡音已改”。
“马华并没有自己的华文,不是学台湾,就是学大陆。”经过五年旅居北京、英国的生活,去年年底回到马来西亚的黎紫书“乡音已改”,“只要说普通话,就被误认为是大陆客;如果说英语,又会被以为是外国游客。不管说中文还是说英文,我都会被当作外国人。”
语言背后埋藏着“身份认同”。大概再没有比马华作家更纠结的华人写作群体了:他们的先人从中国漂洋过海,现在却把离开马来西亚叫做“去国”,哪怕是移居大陆或台湾;他们是夹缝中生存的一批人,既得不到马来西亚主流文学圈的认可,又始终在大华语文学圈中处于边缘位置;他们拼了命地坚守中文,又早已不自觉放弃了先辈作家坚守的“故国情结”——侨乡亦是故乡、彼岸犹若此岸,马华文学一声声写出的,都是“乡关何处”的慨叹。
书展期间,和黎紫书约好专访时间,从个人经历、小说创作到马华文学,畅快地聊了两个小时。她说自己从小是个自闭症孩子,只剩两个人面对面采访时,才会稍稍放松紧张,“书展这种场合,我其实很不能忍受,因为要努力扮演作家黎紫书”。
遥远的南洋,最传统的中国味
近年来,马来西亚文学奖颁奖典礼上总会出现黎紫书现象。“黎紫书”这三个字频频被颁奖人念出,她的短篇小说多次获得花踪文学奖马华小说奖首奖,也是两届台湾《联合报》文学奖首奖得主,俨然成为李永平、张贵兴、商晚筠、黄锦树后又一小说能手。
不久前,她的长篇处女作《告别的年代》入围奖金高达30万港元的2012“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除黎紫书以外,其余5位作家都来自中国大陆(其中严歌苓现为美籍),而港台文学全部出局。该奖将于7月底在香港宣布本届得主。
从记者到作家,从马来走向国际,黎紫书的名气越来越大,可是她的行事却越来越低调,让人看到丰满的稻穗越成熟越低垂。黎紫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童年经历、记者生涯及旅居海外,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养分。
黎紫书绝对是近年来马来西亚文坛中最漂亮的凤凰木之一。原名林宝玲,1971年生于马来西亚怡保,她曾在大马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报章《星洲日报》担任记者整整12年。在创作道路上,她获贵人扶持,台湾著名出版人詹宏志对她的作品赞叹不已,称之“梦幻作家”,将之引进台湾。
和许多移居于台港的马华作家李永平、张贵兴、钟怡雯、陈大为等不同,黎紫书是长驻大马的异数,也是她这一代中取得最高文学成就的一位。她赢得的诸多赞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出于小说里独特的成长体验: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生存。
北京适合体验,英国适合沉淀
蕉风椰雨、密林虫豕,几乎是老一辈马华作家的注册商标。与前辈相比,黎紫书“感时忧族”的包袱要小得多,她的创作中,多了一份对海外趋势的自觉。
最近5年,黎紫书分别在中国北京及英国旅居,对她的创作带来巨大冲击。她说,在北京的两年,她面对的是一个剧变中的超大型社会,那里每天都发生着许多她难以想象的事情,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和心态,都与过去她在大马所见所闻不同。“我觉得自己的心灵每天都备受冲击,无时无刻不在强烈的感受与充满自觉性的思考中”。
黎紫书的家乡怡保,是一个以粤语为主要交流语言的城市。初到北京时,她广东口音还很重,经常被人误认为广东妹。跟着电视,黎紫书很快学会了普通话。现在回到大马,习惯说“公交车”而不是“巴士”、说“短信”而不是“短讯”,这样的措辞,反而让她在马来华人中成为异类。
“英国跟北京是个极端对比。”黎紫书住在一个安静的小镇上,接触到的是一个“非常礼貌而又十分冷淡的环境”。“小镇上的人每个礼拜会去同一个酒吧聊天,有一天某个人突然不来了,大家语气冷淡地说:‘他进了医院,癌症’,居然没有人去探望他!”黎紫书说,那时,静是一种可怕。
“英国并不是一个适合体验的地方,因为大家都把事情藏起来,但它适合沉淀,适合思考,适合写作。”她耽搁了很久的长篇小说《告别的年代》,就是在英国完成的。
《野菩萨》有蜕变,《暂停键》将出版
在《告别的年代》之前,黎紫书创作了大量微型小说,而这部长篇处女作花了她五六年时间完成。
这是一个“书中书”的故事,又像是个俄罗斯套娃,三层结构层层递进。第一层故事以1960至1990年代一位名叫杜丽安的女性故事为主,第二层则是以阅读着杜丽安故事的读者为视角的故事,第三层便是文学评论者,对作者作品的评论。这是马来西亚华人群体过去三四十年族群变迁的历史,也是一位写作者对写作本身的探索。
这一年多来黎紫书比较专注于短篇小说创作,那是她放下好多年的东西。去年台湾联经为她出版了新短篇集《野菩萨》,简体版预计明年在大陆出版。而今年下半年,她也会有一部全新的散文集《暂停键》出版。
海外行旅彻底改变了黎紫书,无论是人生观还是创作观。“今天的我若还有所谓写作上的优势,我想就在于我能有这些漂泊的机会和经历。”她对记者说,“我会想象自己在对马华以外的读者表述,甚至觉得自己在努力对整个世界解说”。
《野菩萨》收入了四个新短篇,涉及老年人、异族恋,还有一个实验性的作品。除了异族恋这一篇,几乎看不到明显的马华色彩,她早期作品中浓浓的雨林气息已经完全找不到。蜕变之后的黎紫书,已然更世界。
未来,黎紫书还会继续行旅。她表示,从小就有自闭症倾向,现在自闭仍在她意识深处,行旅是她自我治疗的方式。因为那时她会是林宝玲,而不用身心分裂地扮演黎紫书。
“因为害怕失去, 所以爱得更用力”
对话 黎紫书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
马华文学有种甩不掉的自怜
《文化广场》:马华文学一直隐没在华语文学的边缘处,对内地读者几乎是个“陌生人”,能说说它的现状吗?
黎紫书:人们说起马华文学,常常会问我:“你们是不是写得很孤独?”我们的写作人不多,文学读者少得可怜,读者群中可能有一半(或许更多)其实就是写作人。我们的发表园地稀少,稿酬低廉,作品的地位还不能被国家认可,这些年只能靠华文媒体和马华乡团等组织举办大大小小的文学奖,以及留台与非留台写作人在海外文学竞技场上传来的捷报,断断续续地给马华文学爱好者打上兴奋剂。
但是那些兴奋剂能制造的热闹和蓬勃毕竟只是一种假象,我不得不承认,尽管华语文坛有好些文人长者对马华这棵小树多有关照,但马华文学始终得不到中文世界真正的重视。对内不受认可,直至今日马华文学仍然不被认作“国家文学”,对外也难以受到中文文学世界,尤其是大陆文学这块“中原地带”的认真看待。马华作家在一个东南亚小国,以非主流语文(却是写作人的母语)从事文学创作而能写到今天这水平,其中的艰难是不足为人道的。我们自己谈马华文学,总有一种甩不掉的自怜与落寞,马华文学多少年来走到今天,其实还陷在同一泥淖里,从未走出原来的困局。
华人在马来西亚最后的堡垒
《文化广场》:在香港书展这个大华语平台,只有当中国内地、港台、海外华文作家、马华作家的作品并排呈现,才会令人对“母语”这个命题深切反思。马华作家不同于其他中文写作者的地方在哪里?
黎紫书:马华的写作人对中文有一种难以向他人说清的依恋和执著,那里头或多或少地有着某种民族和文化使命的情结。这种情结有它的历史背景,那是从马华社会独特的经历里产生的,里面涉及政治和种族,有压抑、有反抗和捍卫。
马来西亚是以马来民族为主的国家,马来人越来越多,华人越来越少。这就是马华跟其他华人社会最不同的一点,我们有这个危机感。对自身的身份、地位、文化,有一种中文焦虑,我们害怕失去,害怕如果不强烈一点地去捍卫它,它就会被这个多元民族社会同化掉、侵蚀掉。这么多年来,会热爱中文的人多少也抱着一种自觉,甚至有些父母坚持把孩子送去华校念书,虽然出路没有那么好,“可是我们华人就要懂中文”,这种传统的意识相对比其他华人社会更强烈。在大陆,一点没有中文焦虑,可中文对我们很重要,因为有那种想法,所以可能爱得更用力一些,那是华人在马来西亚最后的堡垒。
从来没有“出走”或“坚守”
《文化广场》:或许正因上面所说的困境,马华作家中出现了一大批旅台作家。提到你时,人们会将你和旅台的马华作家有所区分,称您为真正本土的马华作家。如何理解你的“坚守本土”?
黎紫书:很多当年的留台生,尤其是在台湾已经得到一定认同的,都不想回马来西亚。当然台湾是一个更适合中文写作的地方,但我不是因为要坚守本土,所以才留在本土。我是个土生土长的马华人,大半生的生活经历全在那半岛上,书写马华是自然不过的事了。如果说我有意经营马来西亚特色,相信是因为比起留台的马华作者,我的小说更多是在写市井和“人”的部分,那也是我对家国的记忆所扎根之处。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想到这是一种坚守,更没有使命和情操这种事。
当时选择当记者,因为这是适合我的自我教育的方式。走进人群里,接触的层面比别人多,思考跟激荡也比别人多,这是我当一个写作者最占优势的地方。有一天会离开马来西亚,到北京或去英国,也只是因为我待得够久了,这么多年马来西亚根本上再没有变化。整个过程中没有所谓的“出走”或“坚守”。比如微型小说集《简写》,大部分题材是从大陆来的,那时我在北京。有人说这本书没有马华色彩,语言也不马华,但我写的是大陆题材,很多故事只能发生在大陆,如果硬要把马华色彩跟马华语言搬过来,那是不尊重素材。我只能选择我当时能写的,完全没有一种“我是马华作家”的意识。
不是学台湾,就是学大陆
《文化广场》:同样是中文写作,跟同代港台大陆作家比较,你们的不同在哪里呢?
黎紫书:台湾中生代作家的作品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语言的深邃华丽;香港作家节奏明朗,富有都市感与开阔的世界观,常有叫人吃惊的创意;大陆作家功底厚实,无论写的是乡土抑或城市,因为有山水和历史文化养人,往往气魄很大,在地方语言上的灵活使用是其特色。
马华就比较尴尬,本身生活语言是比较粗糙的,没有一个华人在现实里面认认真真、纯粹地说华语,总会掺杂很多别的语言,比如“用你的mouse(鼠标),直接delete(删除)掉”。我们没有太多自己的中文词汇,很多新词汇诞生时,面对的无非是选择从台湾搬过来,还是从大陆搬过来。我在大陆生活了两年,现在会不由自主习惯用大陆的措辞讲话,我们并没有自己的语言,后来变成只是一种选择,并不真的是我们自己创造了马华的中文。但就是这种混杂的选择,变成混杂也是一种效果,像炒出来的一盘马华的什锦菜。
年轻一辈已没有“祖国情结”
《文化广场》:马华作家的身份认同是个复杂话题。作为移民的华裔后代,马华作家进入大陆读者视野,有人说是“外国作家”,有人说是“中国作家”,称呼本身已经透露出有趣的信息。
黎紫书:把我称为外国人或是中国人,好像都很怪,华人作家会不会更合适?也曾有个主编,对我的评语是“感性秀美的中国女子”,“中国女子”让我很多马华朋友不解。中国大陆普遍上没有“华人”的概念,会觉得所有华人都是中国人,那位主编其实也知道我的国籍不是中国。
之前的马华写作人一直有很重的“祖国情结”,曾经为此还有过激烈讨论。黄锦树和马来西亚的本土作家吵起来,他提出要“断奶”,断大陆这个母体的奶,应该有一种马华自己的中文文学。当时讨论得很激烈,后来甚至演变成人身攻击。可到了年轻一辈,他们的感情已经跟祖辈不同,对“祖国”已经没有那种感情,甚至没有纠结;因为开放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多的想象。
封闭是双向的。以前对马华作家来说,根本不可能想象有一天大陆的读者会知道你。能够在台湾拿文学奖,已经很了不起,会被称为“已经游到公海”。你看,台湾就已经是我们的文学“公海”,这海也太狭窄了。其实还有更远的风景。这几年大陆比以前开放更大,比我想象更快一些,而且读者的接受能力很强。前两年在北京生活,改变了很多我的既往看法。后来我甚至会为此跟家乡人辩论,或者跟外国朋友争论:“你们看到的不是中国!”
中国文学需要传达很世界性的东西
《文化广场》:马华作家的困境逼迫他们走出去,而内地作家正因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很少会左奔右突寻找出路。对你来说,世界性的文学表达,会不会首先是现实生存的问题?
黎紫书:是的,走出马华,首先是个现实问题。文学慢慢在沉寂,整个华语文学都在式微,这是一个趋势。如果说马华作家曾经把台湾当成最后落脚的天堂,这个天堂已经不再是天堂。原来看来很重要的文学奖,现在影响力渐弱,出版也不特别蓬勃。现在这个时代,是应该往外面走,世界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大,也没有那么难。
不是把马华的东西尽量马华色彩化,推出去给世界就行,这不是卖一个产品。跟世界读者对话,你就必须要交出有世界观的作品。我觉得大陆的作家比较缺这个,因为他们本身不需要这个对话。但如果马华作家有这个意识,其实可以走得更远。
中国有很多很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我只要去想象把他们的作品变成外文,落到外国评审眼中,就会很担心。我以前是时常参赛的人,揣测评审对我是种习惯。我想,有相当大的难度,外国评审会认同中国作家写的东西。中国传统作家处理的中国题材,尤其是历史题材,其实带给外国人的震撼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它需要传达一种很世界性的东西。
不担心中文读者产生阅读障碍
《文化广场》:很多人在《告别的年代》里看到了很多马华社会的大历史。书名的意义是什么?
黎紫书:马华祖辈毕竟多是从中国南方(尤其是福建和广东两地)迁来的侨民,算起来并非太久远的事。杜丽安这人物,很可能是侨民第三代,那时候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比较封闭,还保留着相当深厚的南方人文传统和民情风俗,再加上我老家怡保多年来深受香港娱乐事业(主要是港剧和流行曲)的影响,精神和情感上可说与香港比较亲近。我深信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与马华人相似的经历与发展,所以当我把那样的怡保风土以及里面的人物写出来,我一点也不担心中文世界的读者会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阅读障碍。
杜丽安其实是我母亲的年代,“告别的年代”对我个人来说有多重意思。除了向一个旧的、我母亲的年代告别以外,也有“向故事告别”的意思。对写小说的人来说,我们生活的年代,已经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年代。可能对大陆作者来说不是这样,但港台作家和马华作家,其实都面对这个难题。另外,小说里用了大量我前半生所熟悉的素材、各种道具。我有意识地对自己说,写完这个长篇,就要尽可能放弃这些旧的素材。所以《告别的年代》也是对我自己告别。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