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诗加:我是华人!
09:00:00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华人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就让他们从小接受英文教育。怎么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点呢?西方国家强盛,无论以后从事什么行业,都有使用国际语言——英语的必要,从小把孩子训练好,那么他们长大后,即有无可限量的前途。我不明白。从小学习英文,难道就能让他们赢在起跑点吗?他们还有大把母语是英文的洋人与他们竞争呢!
中国近几年也渐渐富强起来,多少外国人争相学习华语,为什么身为华人的我们,却不能够珍惜自己的民族语言,为我们的母语而感到自豪呢?学习英语在当今的国际社会固然必要,但那是在不摒弃自己母语的前提之下。为了日后能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为了日后能够拥有光明的前途,为了迎合别人,而毅然决然地抛弃几千年文化流传下来的母语,你还能够理直气壮地大声说出:“我是华人!”吗?扪心自问,要是你连自己的华语名字都写不出来,你真的能够“理直气壮”地,在种族一栏上,填上“华族”吗?
更加令我费解的,是另一种情况:华人的父母、师长都规劝莘莘学子不要报考华文,原因竟是“很难考取高分”。我就读的是国民型中学,因此华文课的比例占了上课时间表的一大部分,学校的行政、教学大都是以华语作为媒介语。然而,我在报读学校的大学先修班时,却看见了另一种景象。当时,才刚开学,我们必须选择所要报考的科目以方便分班。我记得,打算报考华文的同学为数不少。但是,就因为副校长的一席话,让报考华文的学生人数当场骤减。那时,她当着所有中六生的面,厉正严词地要选择报考华文的学生站起来,并郑重地要求我们再三考虑清楚,因为历年来华文科是公认最难考的一个科目:“你们就读大学先修班,为的是考入本地大学。这样的话,你们就应该报考较容易考取高分的科目,而不要让一个科目影响了原本的佳绩。”我知道,身为副校长,她注重的是学校的及格率;而放弃报考华文的同学,看重的则是考试成绩。然而,我想说的是,你们就这么低估自己的能力吗?十一年的小学、中学时期所打下的华文基础,难道,就这么不堪一“考”吗?考获佳绩,重的是学习态度,而不是科目。成绩放榜了,许多没有报考华文的同学,不也落第了吗?
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说:“母语不通,外语也同样学不好。”你连母语都不想学了,又能在外语身上落下多少心思?在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小主角弗郎士在德国占领家乡并规定从此以后只能学习德文后,才开始后悔平时没有好好地学习自己的母语——法文。主角的法语课老师韩麦尔先生说的一番话,令我印象深刻:“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
华人啊,华语的地位在你们心中真的有那么低吗?它是我们的母语,是整个华人文化的庞大背景,是我们的家。难道,要等到面临与小弗郎士相同的处境,我们才来懊悔,才来醒觉吗?
如今,我成功地就读我梦寐以求的科系,继续修读华语,探索母语深处所埋藏的绮丽珍宝,我很庆幸中六时想副校长说的那声“不!”,也很庆幸我有足够的倔强,坚持在华文路上走下去。虽然,华语之路也许艰辛,但我坚信“难行能行”,人生之路难免崎岖,无论我们用什么方式去走,都会有走到终点的一天。
我爱华文,我不想人云亦云;我不想随波逐流;我不想当个只能在“身份”一栏填上“马来西亚人”,而不是“马来西亚华人”的黄种人。我要继续研读我的最根本:我的母语——华语;我要在擅于用华语来交谈的同时也能够吟诗作对;我要在多重民族文化交流的社会舞台上,自豪地大声说道:“我是华人!”
* 注:原文照录,未经删修。
~~2013马来西亚讲华语运动周年庆‧有奖征文比赛~~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