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做到:巧裁云锦,妙串珍珠
19:04:00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材料丰富,文章才显得丰满。作文的丰富材料来源于日常的积累,也需要掌握一些选材用材的方法。
例如,2005年高考北京考生写的满分作文《说“安”》:
女子,柔软如水的人儿,在古时,地位是如此的卑微,终日闭户不出,端坐家中,或织布纺纱,或挑水浆衣,有女子在家,室中平安。女子,也应为一家之栋梁。
可这世上又有多少流言诽谤女子!什么“红颜祸水”,什么“红颜薄命”,似乎所有的罪恶安在女子身上是那么合情合理。
林觉民的壮烈来自对妻子的薄幸,一纸《与妻书》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千古的美名,可谁又曾想到那可怜的如花娇妻凄苦迷离的下半生呢?唐玄宗的沉沦迷醉似乎扯到杨玉环的纠缠而变得更加容易被宽恕,那又何须吟上一首《长恨歌》来歌颂其天长地久?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使他的情圣身份抵过“乱臣贼子”,但为什么陈圆圆变成了“祸水”而遭人鄙弃?纣王好色淫乱,民不聊生,但为何总说妲己是祸国的元凶?
女子使国不安?女子使家不宁?
那么是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放弃了绿柳夹河而列,长风携云朵翩跹而来,窈窕而去的长安,甘愿远赴黄沙大漠,经受亘古不变的猎风与沙石的吹打,而换取和平免受战火?是王嫱,那个名唤昭君的绝美女子,她为大汉朝撑起半片安定、安康、安宁的天空。
那么是谁“回眸一笑百媚生”放弃了名声和深爱的人,远赴吴国,为自己国家的胜利奉献了一切?那个“沉鱼”的浣纱女使得百姓能安居乐业,使得国家能安定团结。
那么又是谁“无字碑头镌字满”,功过留与后人评?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兴科举、用贤能,治国严谨,兴修水利,广开言路,打造了一派盛世安平的景象。
由明妃到武皇,女子亦能独撑起一片天空,女子亦是平安幸福的象征。
室中有女便为安,有女子的家才真正像个家,有女子的家便是个安定的家,安详的家,安逸的家,安然的家。
文章以“析字”手法开篇,引出对女子功劳的肯定——女子是一家栋梁。主体部分先以林觉民、吴三桂、唐玄宗、纣王四个人物打头,以反问句式构成排比,为四个女子鸣不平,驳斥历来所谓“红颜祸水”的论调,接着采用驳中立论的方式,以三个设问句引出王昭君、西施、武则天三个女子的功盖天下的事迹,三段构成排比,有力地反驳了传统的观点,使读者坚信:女子使国安,女子使家宁。内容丰富,情感充沛,气韵流畅,文采飞扬,文思敏捷,超出常人。
请看2005年高考中山西一考生写的《那些风雨,那些人生》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听此声,就便深知身在盛唐,是诗仙李白的佳句。循声望去,却见诗人独自饮酒,月下独酌,不免吟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暗自伤感,本是一腔爱国热情,却因遭贬而壮志难酬;看不惯当朝者花前月下的嬉戏而独自离去,放鹿青崖,一声蜀道难,一杯将进酒,回望盛唐,人们看到仙人离去的脚步。意外吗?是的,高官厚禄有几人放得下,钱权名利有几人视为过眼云烟?不,不意外,青莲居士自有他的人格尊严,他的道德标准,他放弃这一切,却留下了百年后的盛名……
二日风雨大作,恍惚中,传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唉,早已无当年的意气;早已唱不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早已没有那样的豪气与洒脱。意外吗?是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出征不都是女儿身吗?为何这易安却黄花独立舟头了?不,不意外,她遭受苦难,将所有的怨愁铺于纸上,夫君的失踪,当朝者的无能,磨去了她往日的锐气,将所有的一切化作字符,化作黄花,化作眼泪,凄凄惨惨……
三日风雨大作,朦胧中,传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剑指长空,辛弃疾策马而来,那是怎样的威风,怎样的气魄!那人有着怎样的豪迈,怎样的热情!但是,当他牵过马,他却一声长叹:马已老了。意外吗?是的,他是战场上的英雄,是吹角连营的将士,是要斩尽匈奴,抗击金人!不,不意外,因为一次次的请战无效磨钝了他的剑,一遍遍的无功而返劳累了他的马。他笑他自己白发已生,只有将一腔的热情挥于纸上,警醒后人……
风雨过后,阳光普照……
他们的人生抉择出人意料,本是壮志凌云,却落得对酒当歌的愁绪。而一切全在情理之中,失意,焦虑,埋没,归隐。也许他们不愿意借酒浇愁,而是“风雨”所迫!
风雨,他们经历过风风雨雨,潮起潮落。
人生,他们的人生有着不同的抉择。
这一切都在意料之外,这一切全在情理之中……那些风雨……那些人生……
为了使“那些人生”更具有典型意义,文章选取了三个经历人生风风雨雨的诗人——李白、辛弃疾、李清照,为了丰厚文章的人文底蕴,考生选取了三位诗人五首诗中的著名诗句,在诗歌的吟诵中,感悟历史,参透社会人生,深刻地阐释“出人意外”与“情理之中”的关系。
例如,2005年高考浙江考生写的满分作文《一滴水中的世界》: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即便是一滴水,也会折射整个世界。——题记
我是公园中的一滴水,挂在清晨的树叶上。在一滴水的短暂的生命里,我能否看遍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睁大着眼睛,好奇地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一
这时,一对年轻的情侣牵手而来。他们互相依偎在公园的长椅上。
姑娘依偎在小伙子的怀里问道:“如果我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而你不会游泳,你会跳下来救我吗?”
小伙子想了想说:“我会找个会游泳的来救你。”
这下姑娘可不高兴了:“等你找人来,我都淹死了,你根本就不爱我。”
小伙子慌了:“怎么会呢?找人来是为了保证你的安全,我跳下去不是瞎搅和吗?”
姑娘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就说“好吧!那买一根雪糕给我赔罪。”
原来爱情不只存于海誓山盟之中,它更存于平常的小事之中。
二
这时,又有一对母子拿着一块面包而来。从他们的衣着看,他们似乎很穷。而此时,他们正在争论着谁吃这个面包。
“孩子,你吃吧,你都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不,妈妈,还是你吃吧,你也好久没吃了。况且你身体不好,我年轻,挨得住。”
“这怎么行,你还在长身体,妈妈一把年纪了,饿一下没关系。”
“妈妈,那我们一人一半吧。”说完,孩子把面包折成两半,但他把大的一块递给了母亲。
原来,亲情不天天把“我爱你”挂在嘴边,细微的小事才把他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
这时,又来一个小男孩,他正剥开一块糖往嘴里放。(这时,)恰好来了一阵风,糖纸随风飞了起来。小男孩赶紧追赶着飞舞的糖纸,终于,小男孩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糖纸,他高兴地把糖纸扔进了垃圾箱。
原来,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并不只是舍己救人等,像捡垃圾这样的小事不也体现了小男孩的高尚品德吗?
阳光终于冲破云层,我在霞光中缓缓上升。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还是从这些小事中体会了世界的美好。所以,请你不要只注视伟人伟事,多观察身边的细微之物,你会看整个世界,在有限中看到永恒的光芒。
文章可谓“形散神聚”的典范,表面上看三个事件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在这里却用两条线将其连结在一起,一是一滴水的所见所闻,二是平凡小事中体现出的人格美,考生巧妙地采用拟人手法,将三个形象的画面编织成一篇美文,构思新巧,内涵丰富,文情并茂,引人入胜。
平时注意积累材料是基础,考场敢于运用,善于运用是关键。考生要认真研读几篇高考满分作文,从中汲取选材用材的经验,并在训练中有意借鉴,达到运用自如。
原文链接:语文港的博客
下面,结合实例给同学们介绍一些简便实用的用材方法。
1.用排比句,铺排材料。
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考生可以用排比的句式列举大量的材料,这样既显得材料丰富,又显得富有气势。例如,2005年高考北京考生写的满分作文《说“安”》:
说“安”
古人造字,喻形寓意。何为“安”也?室中有女即为安。女子,柔软如水的人儿,在古时,地位是如此的卑微,终日闭户不出,端坐家中,或织布纺纱,或挑水浆衣,有女子在家,室中平安。女子,也应为一家之栋梁。
可这世上又有多少流言诽谤女子!什么“红颜祸水”,什么“红颜薄命”,似乎所有的罪恶安在女子身上是那么合情合理。
林觉民的壮烈来自对妻子的薄幸,一纸《与妻书》成就了他一生的辉煌,千古的美名,可谁又曾想到那可怜的如花娇妻凄苦迷离的下半生呢?唐玄宗的沉沦迷醉似乎扯到杨玉环的纠缠而变得更加容易被宽恕,那又何须吟上一首《长恨歌》来歌颂其天长地久?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使他的情圣身份抵过“乱臣贼子”,但为什么陈圆圆变成了“祸水”而遭人鄙弃?纣王好色淫乱,民不聊生,但为何总说妲己是祸国的元凶?
女子使国不安?女子使家不宁?
那么是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放弃了绿柳夹河而列,长风携云朵翩跹而来,窈窕而去的长安,甘愿远赴黄沙大漠,经受亘古不变的猎风与沙石的吹打,而换取和平免受战火?是王嫱,那个名唤昭君的绝美女子,她为大汉朝撑起半片安定、安康、安宁的天空。
那么是谁“回眸一笑百媚生”放弃了名声和深爱的人,远赴吴国,为自己国家的胜利奉献了一切?那个“沉鱼”的浣纱女使得百姓能安居乐业,使得国家能安定团结。
那么又是谁“无字碑头镌字满”,功过留与后人评?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兴科举、用贤能,治国严谨,兴修水利,广开言路,打造了一派盛世安平的景象。
由明妃到武皇,女子亦能独撑起一片天空,女子亦是平安幸福的象征。
室中有女便为安,有女子的家才真正像个家,有女子的家便是个安定的家,安详的家,安逸的家,安然的家。
文章以“析字”手法开篇,引出对女子功劳的肯定——女子是一家栋梁。主体部分先以林觉民、吴三桂、唐玄宗、纣王四个人物打头,以反问句式构成排比,为四个女子鸣不平,驳斥历来所谓“红颜祸水”的论调,接着采用驳中立论的方式,以三个设问句引出王昭君、西施、武则天三个女子的功盖天下的事迹,三段构成排比,有力地反驳了传统的观点,使读者坚信:女子使国安,女子使家宁。内容丰富,情感充沛,气韵流畅,文采飞扬,文思敏捷,超出常人。
2.引用诗文名言,充实材料。
恰当的引用,不仅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能显示考生的文化修养,特别适合考场作文使用。请看2005年高考中山西一考生写的《那些风雨,那些人生》
那些风雨,那些人生
一日风雨大作,隐约中,传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听此声,就便深知身在盛唐,是诗仙李白的佳句。循声望去,却见诗人独自饮酒,月下独酌,不免吟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暗自伤感,本是一腔爱国热情,却因遭贬而壮志难酬;看不惯当朝者花前月下的嬉戏而独自离去,放鹿青崖,一声蜀道难,一杯将进酒,回望盛唐,人们看到仙人离去的脚步。意外吗?是的,高官厚禄有几人放得下,钱权名利有几人视为过眼云烟?不,不意外,青莲居士自有他的人格尊严,他的道德标准,他放弃这一切,却留下了百年后的盛名……
二日风雨大作,恍惚中,传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唉,早已无当年的意气;早已唱不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早已没有那样的豪气与洒脱。意外吗?是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穆桂英挂帅出征不都是女儿身吗?为何这易安却黄花独立舟头了?不,不意外,她遭受苦难,将所有的怨愁铺于纸上,夫君的失踪,当朝者的无能,磨去了她往日的锐气,将所有的一切化作字符,化作黄花,化作眼泪,凄凄惨惨……
三日风雨大作,朦胧中,传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剑指长空,辛弃疾策马而来,那是怎样的威风,怎样的气魄!那人有着怎样的豪迈,怎样的热情!但是,当他牵过马,他却一声长叹:马已老了。意外吗?是的,他是战场上的英雄,是吹角连营的将士,是要斩尽匈奴,抗击金人!不,不意外,因为一次次的请战无效磨钝了他的剑,一遍遍的无功而返劳累了他的马。他笑他自己白发已生,只有将一腔的热情挥于纸上,警醒后人……
风雨过后,阳光普照……
他们的人生抉择出人意料,本是壮志凌云,却落得对酒当歌的愁绪。而一切全在情理之中,失意,焦虑,埋没,归隐。也许他们不愿意借酒浇愁,而是“风雨”所迫!
风雨,他们经历过风风雨雨,潮起潮落。
人生,他们的人生有着不同的抉择。
这一切都在意料之外,这一切全在情理之中……那些风雨……那些人生……
为了使“那些人生”更具有典型意义,文章选取了三个经历人生风风雨雨的诗人——李白、辛弃疾、李清照,为了丰厚文章的人文底蕴,考生选取了三位诗人五首诗中的著名诗句,在诗歌的吟诵中,感悟历史,参透社会人生,深刻地阐释“出人意外”与“情理之中”的关系。
3.红线串珠,组合材料。
文章分为许多小片断,每一个小片断写一个内容,这些内容像一个个精彩的珠子,而内里又有一根相通的红线,串进来后就可以表达鲜明的主题。例如,2005年高考浙江考生写的满分作文《一滴水中的世界》: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即便是一滴水,也会折射整个世界。——题记
我是公园中的一滴水,挂在清晨的树叶上。在一滴水的短暂的生命里,我能否看遍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睁大着眼睛,好奇地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一
这时,一对年轻的情侣牵手而来。他们互相依偎在公园的长椅上。
姑娘依偎在小伙子的怀里问道:“如果我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而你不会游泳,你会跳下来救我吗?”
小伙子想了想说:“我会找个会游泳的来救你。”
这下姑娘可不高兴了:“等你找人来,我都淹死了,你根本就不爱我。”
小伙子慌了:“怎么会呢?找人来是为了保证你的安全,我跳下去不是瞎搅和吗?”
姑娘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就说“好吧!那买一根雪糕给我赔罪。”
原来爱情不只存于海誓山盟之中,它更存于平常的小事之中。
二
这时,又有一对母子拿着一块面包而来。从他们的衣着看,他们似乎很穷。而此时,他们正在争论着谁吃这个面包。
“孩子,你吃吧,你都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不,妈妈,还是你吃吧,你也好久没吃了。况且你身体不好,我年轻,挨得住。”
“这怎么行,你还在长身体,妈妈一把年纪了,饿一下没关系。”
“妈妈,那我们一人一半吧。”说完,孩子把面包折成两半,但他把大的一块递给了母亲。
原来,亲情不天天把“我爱你”挂在嘴边,细微的小事才把他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
这时,又来一个小男孩,他正剥开一块糖往嘴里放。(这时,)恰好来了一阵风,糖纸随风飞了起来。小男孩赶紧追赶着飞舞的糖纸,终于,小男孩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糖纸,他高兴地把糖纸扔进了垃圾箱。
原来,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并不只是舍己救人等,像捡垃圾这样的小事不也体现了小男孩的高尚品德吗?
阳光终于冲破云层,我在霞光中缓缓上升。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还是从这些小事中体会了世界的美好。所以,请你不要只注视伟人伟事,多观察身边的细微之物,你会看整个世界,在有限中看到永恒的光芒。
文章可谓“形散神聚”的典范,表面上看三个事件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在这里却用两条线将其连结在一起,一是一滴水的所见所闻,二是平凡小事中体现出的人格美,考生巧妙地采用拟人手法,将三个形象的画面编织成一篇美文,构思新巧,内涵丰富,文情并茂,引人入胜。
平时注意积累材料是基础,考场敢于运用,善于运用是关键。考生要认真研读几篇高考满分作文,从中汲取选材用材的经验,并在训练中有意借鉴,达到运用自如。
原文链接:语文港的博客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