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哲:浅析当今教育技术

11:00:00


日常一:


有一天,我到一所学校,在走廊里听见两位老师正在聊天。一位老师说道:“昨晚有学生家长用微信拍了一道题目给我,询问我如何解答。”另一位老师回应道:“这事我也遇到过,现在和家长沟通多了,家长时不时地会问一些问题。”


原来,连我们自己也没有察觉到,我们正在用一种新的方式。这种方式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而今天却离我们很近很近。有一天,或许用微信拍下一道题目给老师的将不仅仅是家长,而是每一个孩子。

日常二:


有一次,我走进一所学校,看见学校的大门口贴着一张很大的二维码,比学校的门牌还要大。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关注这所学校的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如此,这所学校的很多地方都有二维码,在走廊,在教室门口,在教师墙,在光荣榜,无处不在,仿佛正在告诉我,学校的空间不仅仅是此时此地,而是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每一个二维码都是一扇不一样的门,让信息触手可及,让学校的空间不再局限。

原来,连我们自己也没有感觉到,我们正在搭建起一种链接。这种链接不仅仅告诉我们空间无限,更触动着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老师,我们需要关注到更个性化的信息,需要关注到在不一样的空间里如何教学。有一天,当试卷上也会有更多的二维码,让不懂的学生能够及时所需。有一天,当一张试卷不仅仅是一张全新的试卷,而是一张看得见以往不同学生记录与思考的试卷。我们的思考将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开始关注虚拟空间内如何积累教与学的过程,并反哺到现实空间中。这就是二维码正在提醒我们的一种思路。

日常三:


有一回,我来到一所学校的办公室。宽敞的办公室里只有一位老师,这位老师正在对着电脑屏幕进行简短的课程录制。我静静地站在旁边,直到这位老师录制结束,我才轻声走了过去。老师告诉我:“现在是上课时间,每周大概只有两三节课的时间刚好是办公室里的老师都不在,有比较安静的环境可以录课。” 我环顾四周,顿然觉得办公室可以变得更不同,或是有更独立小间的教室方便这位老师的录课。想了一会儿,我问老师道:“你为什么录课呢?”这位老师的回答如此朴实:“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看看。还有,可以放到网上去,兴许对更多人有帮助吧。”

原来,连我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创造另一种方式。利用工具,累积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课程视频,更是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的及时帮助。教师,需要更关注每一个学生,但可以为每一个学生做的还是要从点滴积累开始。教师们,正在用自己的分享去影响更多人,或许他并不知道他影响了谁,但却深深影响着其他人。有一天,完全不认识这位教师的学生,收听着这位老师充满情感,精细讲解的视频。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重燃起对这个学科的热爱。

教育的变革不是换个电脑那么简单,而是每一所学校身处其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状况去不断地调整变化。就像这三个故事一样,可能是沟通方式变了,可能是时空变了,可能是教学方式变了。

关于技术转机的哲学思考

前段时间慕课(MOOC)被高高举起,其形式传遍大江南北,而近期不少反思又把慕课重重摔下,告诉每一个教育者,课堂不可缺失,面对面的交流至关重要。这一举一摔,让很多人都迷糊了。

技术,已然深入教育本源;只不过,我们需要重新审视。

故事一: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描述了“洞穴隐喻”的故事。有一群人被绑在椅子上,只能向前看,不能转身。他们面对着洞穴的一面墙壁。他们的背后有人在走动,这些在走动的影子被投射到墙壁上。这群被绑在椅子上的人误以为这些影子就是真实。直到有一个人挣脱开了椅子,跑到了洞穴之外,看见了真正的情况。这个人回来之后,告诉了洞穴的所有人。

然而,洞穴里的大部分人并不愿意相信他。因为相信他不仅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还是摧毁自己观念的过程,不仅如此,这些人还是无法挣脱开椅子的束缚。后来,我们把这个人称之为启蒙者。也就是教师要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是什么让这群人无法挣脱开椅子的束缚,是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风俗传统,抑或是个人性格?当技术介入之后,他们是否可以脱离束缚?他们的眼界将通过网络与启蒙者相同,他们的思想将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人碰撞,那么,“启蒙”是否会变得更可行,又是否将以另一种方式引起群体“启蒙”?

故事二:还是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有一个经典的隐喻叫做“金银铜铁”。柏拉图认为,有些人是金子,有些人是银,有些人是铜,而有些人是铁。社会需要把金子筛选出来,让金子发挥它真正的价值所在,否则金子不仅不会为社会做贡献,还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有些人看上去像铁一样。但是他其实有金子的成分,社会和教育需要充分发掘和启迪他,让他更多地发挥它金子的才能。

当技术介入之后,这样的金银铜铁是否在发生转变。科技界大牛凯文凯利曾在TED的演讲里提到:“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莫扎特生在钢琴科技发明之前,那会是社会的多大损失”,“而今天,某处有好几百万小孩出生,他们自我表达的科技尚未发明”。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科学技术的发明都在为每一种差异化价值创造更多全新的可能性。

故事三:发生在古代宋国,有个急性子的农民,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他成天围着那块田转悠,隔一会儿就蹲下去,用手量量秧苗长高了没有,但秧苗好像总是那么高。用什么办法可以让苗长得快一些呢?他转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把苗往高处拔拔,秧苗不就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吗?”说干就干,他就动手把秧苗一棵一棵拔高。可不过三天秧苗全都死了。

这就是拔苗助长的故事,这个故事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在教育是一门慢艺术,然而教育也往往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当技术介入之后,这样的现象不得不说,只会徒然增加,不会减少。这并不是一个教育现象,而是整个社会的现象。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之后,我们已经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自身是否还是那个从属于自然规律的“秧苗”已然不好定义。那么,什么才算是拔苗助长呢?

故事四:有一个虔诚的学徒来拜访一位哲学家,询问如何找到幸福?这位哲学家说道:“幸福就是先离开人群。”一年之后,这位学徒又一次拜访这位哲学家,告诉了这位哲学家自己已经在荒芜人迹的地方生活了一年,并没有感受到幸福。哲学家告诉他:“幸福就是回到人群里。”一年之后,这位学徒终于明白了真谛。

原来,幸福就是回到人群里,依旧能够享受并拥有那份独立与孤独。这也不正是教育追求的吗?教育不是包办,不是填鸭,不是拐杖。学习者能够在协作中合作创造,又可以独立地思考,自主地学习。当技术介入之后,我们在更大的社群里是否会更加独立,还是陷入了群体性孤独。连接并不意味着找到归宿,简单地依附只会是表面的依存。自我在更大的社群里依旧需要重新寻找独立的价值,在这份价值与信念上,才去拥抱更大的社群。

故事讲完了,或深或浅,或轻松或沉重,技术会让我们转变吗?会让我们重新发现自己新的价值吗?会重新定义自然人的范畴吗?会让我们更加独立吗?

或许,我们依旧没有答案,但是我们都意识到了一种新的转变正在发生。未来的故事还会有更大的可能,需要我们一起来改变,一起来见证。

“教育技术专业需“以身作则”


“要革他人的命,先革自己的命。”

这句话是我大四的时候,焦教授讲课时说过的话,我一直记得。或许对于自身的反思才是最切中要害的,也是最真切的。实际上,无论学术理论把技术在教育中如何界定争鸣,是极度的技术论,还是适切的工具论。事实上,对于教育技术本科研究生专业教育,使用教育技术方式不是走得太快,而是走得太慢太慢。

如果我们推崇微课,那么教育技术的系列微课在哪里?那么教育技术的可汗在哪里?如果我们推崇MOOC,那大型开放课程给学子带来的震撼,那没有因为距离而阻隔的教育传播在哪里?试问教育技术的MOOC课程在哪里?那些名师分布在不同学校内,并没有形成合力给予一所学校内的学子。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很难看到教育技术名师的系列专业视频课程。这不免让人觉得遗憾。两年前,我还是大四的时候,那个时候MOOC也没有像现在这样红火。为什么两年过去了,我们还是没有“先革自己的命呢”? 反倒是别人正在革命。

而我们的学术圈内,专家学者批评视频课程缺乏交互,需要添加更深层次的互动问题,甚至是在线交流。我深表同意。但是,视频课程所缺乏的,并非是学术上所推论的那样。我们不可因为这个缺点就去放弃视频课程这种形式。我们还没有“先革自己的命”,并不是因为视频课程所缺乏的交互。况且,在发展中的开放课程,已经具备了极强的交互性,已经可以组织非常丰富地互动交互。

是否具备“开放精神”,是否具备“革新精神”


我们刨根问底,更容易探寻真正的本质问题。

  1. “为什么要开放?”涉及到开放精神。开放精神是否与学术保密有关呢?我想,对于教育技术学科内应该没有太大关系。开放精神是否与过去保守习惯有关呢?我想,是否有些人讲座后不愿意把课件拷贝给其他人呢?这些人是不是比较不愿意继续开放呢?又或者,开放精神是否与不够便捷有关呢?是否与技术基础水平有关呢?我想,不够便捷,技术操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一直是有些教师不愿意参与的原因。那么,教育技术内不够开放是否也和这个有关呢?
  2. “我到底有哪些智慧可以和全中国的教育技术学子共享?”涉及到自身拥有。每个人会有自己的长处,可是当我们真的想共享的时候会问问自己,我可以和大家分享哪些呢?我是否可以边分享边学习呢?
  3. “我不擅长这个模块的教学,要如何与另一位教师合作?”涉及到联合教学。当共享资源系列开放之后,当应有的沟通渠道逐步完善,学生是可以自由学习的。但是,教师之间的调整显得非常必要。如何进一步产生新的教育模式呢?我们教育技术的学科教育对此的探索几乎为空白。
当我们号召他人革命的时候是否很难体会内在体系的矛盾,当我们深思自己革命的时候却最不是滋味。

一个学科的地位来源于这个学科对这个领域的发展贡献,也来自于对自己所深信方式的自我践行。就好比一个推行仁义治国的政客,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才行。

教育技术专业教育需先试先行,也完全需要在自己的体系内先实践起来。如此我们才会更真实地获得理想落地的宝贵经验,才会在前行中引领这个领域的进一步创新!

原文链接:海峡教育网

You Might Also Like

0 评论

访客统计



Like us on Facebook

本站声明

本站大半内容皆采集自网络,本站将竭尽所能确保所提供的资讯准确无误。尽管如此,本站所提供的有关资讯不作任何承担或陈情。若本站发布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以取下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