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馬華:eL和他的失去論

09:00:00

eL,一個很特殊的名字,在馬華詩壇,他的詩,也很特殊。不過,他現有的詩風,不像浸在熱帶氣候成長,或在雨林孕育而成的詩人,更多是傾向台灣同仁詩派的身影。這意味著,他的詩風受影響的層面,不只來自馬華本土,更多是來自台灣,台灣對他來說,是一塊詩的磁鐵,深深吸引他。


他的第一本詩集《失去論》,也是在台灣出版,而且,被歸納為台灣新一代的衛生紙詩人。

這本詩,很完整呈現他對詩的第一階段實驗性的成果,以詩提出質疑,以詩追求理性的思辨,在文字上,他的詩風並不依據傳統的抒情體系,相反的,在大規模的抒情大庭院中,卻像站在門外觀望。

但我發現他的詩,具有抒情的潛能,這是十分難得的,也可以說是天生的詩性,來自本身潛在的血液。他可能不知道,在追求論詩體下,他不小心完成的抒情詩篇,卻有很高的價值。

我在讀這本詩集中,曾被他的詩技感到驚訝,是新一代詩人很難媲美的。他的遺詞用字,華麗不失典雅,把詩的質感提昇到另一個層次,在他發揮的藝術層面,主要利用排比法,落實在詩行中,這本詩集,排比的詩篇佔很大篇幅,例如〈黑白世界〉、〈別人的〉和〈舊的與新的〉都屬於這類作品,對他來說,這也是他在詩的創作中,最有把握的手法。

不過,他本身具備很濃的抒情底色,在一些詩篇中,不經意流露抒情的畫面。其實,詩的其中一大功力是處理好抒情部份,特別是“含蓄”,是詩中最深的庭院。

在完成處理排比詩作的階段後,詩人應該會把一些時間留在詩的初衷,以詩繪景,以文觸情,而且是情感最細膩的部份,一旦能把詩藝轉移到另一個詩風,相信他未來的創作成就,會逾越目前門檻。尤其是他的原鄉砂拉越,在詩中並不多見有來自熱帶的問候,也很少有雨林的氣溫,至少,在詩中,他應該處理一次,這會比他受台灣同仁詩派影響來得重要。

eL,是一個特殊的名字,他是林頡轢,曾獲大專文學獎和海鷗文學獎新詩首獎,他這本《失去論》,有一句:“多希望,/你離開後/你還在。”這論點充滿吊詭,也許宣示他準備把守,也許準備逾越而過,未來的詩風和成就,就由他來決定。

‧書名:《失去論》
‧作者:eL
‧出版社:黑眼睛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原文链接:星洲日報

You Might Also Like

0 评论

访客统计



Like us on Facebook

本站声明

本站大半内容皆采集自网络,本站将竭尽所能确保所提供的资讯准确无误。尽管如此,本站所提供的有关资讯不作任何承担或陈情。若本站发布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以取下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