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勖功&李灿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本质属性

20:00:00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但是,孤立的、单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文本中的有机结合、完整统一。我们绝不能在语文教学中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如果在语文教学中片面地强调_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就会把语文教学引入歧途,使语文学科边缘化,严重者还会改变语文课的性质。只有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作用,完成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一、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的思维工具。人们使用语言进行思维,交流思想,调节行为,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特殊现象,它记录着人类历史经验,接续着人类社会文明,传承着文化科技成果。可以这样说,人类文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借助语言文字这一工具,超越时空保存和发展下来的。所以,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

但是,“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毛泽东选集》第三卷794页)因为语言和表达之间是有矛盾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是语言能力的简单表现,它涉及到许多因素:不同的社会交际领域、不同的交际对象、不同的交际目的等,对语言有着不同的要求。书面语言比口头语言要求更高,因为文章是分文体的。文体不同,对语言表达方式的要求也不同。早在三国时期曹丕就提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辞赋欲丽。”现在是信息社会,信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靠语言传播,所以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更多、更高、更全。这样,

一个人只靠儿童时期通过模仿自然习得的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正规的语文教育,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语言文字能力。我国开设语文课的目的就是使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科学的学习语言,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以便顺利的进行语言文字交流。

语言文字交流是双向的,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既要通过听、读理解语言,又需要通过说、写表达语言。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四要素。1950年编写的初中语文课本《编辑大意》说明:“说出来是语言,写出来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只不过“说出来的”是口头语言,“写出来的”是书面语言罢了。说话、阅读、作文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的实践与应用,是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能力的基本途径。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就是培养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集中表现,是语言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条主线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语言文字基本训练,这样才不会浪费学生的精力而实实在在的学习语言,扎扎实实的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文本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现象,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人文性属于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核心部分,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共有的自然属性的主要特征。它强调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利益,保障人的权益,关注入的需求,鼓励人的创造积极性,一切以人为本。在现实生活中,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心理动力。所以,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视人文教育,营造社会的人文环境,提高全社会的人文素质。

我国是一个有着优秀人文教育传统的国家。人文教育提高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使得我们的民族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并一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毋庸讳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试教育”的干扰,造成了学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季羡林教授在谈到中国优秀传统的人文精神时概括为两点:一叫做爱国主义,二叫做有骨气。但是在西方文明“个人至上”的价值观同中华文明“国家至上”的价值观的较量中,一些青少年迷失了方向,为人做事以我为中心,急功近利,功利主义色彩极其浓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精神渐渐淡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渐渐消了。所以,许多中外教育家都呼吁中国应该对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语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学科。尤其是小学,在其他人文学科没有系统开设的情况下,就凸显出语文课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

语文教学用书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的。文本是由一篇篇文章编辑而成。每篇文章都是作者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反映自己的思想情感,成为文章的内容,构成文章的主题。所以,语文文本属于精神产品,人文精神凝聚在文本之中,文本具有潜在的、巨大的人文教育作用。文本所具备的人文内容,学生是不可能自然而然获得的。只有通过语文课中的人文教育,学生才能掌握人文知识,增进人文思想,懂得人文关怀,造就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形成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基础,是文化素质的核心。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若干意见》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需要。所以,语文学科肩负着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能力和传承文化,提高人文素质的双重任务。

语文课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既定方针。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依照中小学教育的目标,语文教学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语文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通过对_文本中的人文内容的发掘,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我们决不能以加强语文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为借口削弱人文教育。语文的人文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贴政治标签,而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进行具有语文特色的人文教育。

三、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各自独立,自成系统,又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统一体。它们之间是相生、相存、相济的,是相依为命的。也就是说,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这种又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构成了语文的本质属性。

大家都知道,文本的内容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表达出来的。没有语言文字的表达,文本的思想内容就没有外在的表现形式,人们就无从知道文本的思想内容。所以,思想内容必须依靠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文本内容的物质外壳。反过来说,语言文字必须表达文章的内容,为文章服务。不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只是一些杂乱的音节和堆积的文字,根本不能称其为语言。而“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是永远不会出现在文本之中的。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对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提出“辞达而已矣”的要求。所谓“辞达”就是“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让语言文字充分地表达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掌握文章的语言文字是密不可分的。宋代朱熹明确指出:“字求其训,句索其旨。”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准确的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才能深刻的领悟思想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做到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高度统一。

语文文本中的文章都是按照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文质兼美的标准遴选出来的。不管是什么文体,记叙文也好,说明文也好,议论文也好,应用文也好,它们或以形象性、抒情性,或以逻辑性、美感性为特征,以文学语言为手段表达主题思想,达成艺术魅力,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和教育。语文教师只要在语文教学中走进文本,悉心揣摩,充分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表达主题思想的关键词、主要句以及段落、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就能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起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双重任务。

作者:佟勖功 李灿明
文章编号:1005-5843(2010)01-0058-02

You Might Also Like

0 评论

访客统计



Like us on Facebook

本站声明

本站大半内容皆采集自网络,本站将竭尽所能确保所提供的资讯准确无误。尽管如此,本站所提供的有关资讯不作任何承担或陈情。若本站发布的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以取下相关信息。